老铁匠让打铁“声声不息”
“叮当,叮当,叮叮当……”近日,在豫陕交界处的卢氏县官坡镇兰草街西头一间不起眼的铁匠铺里,56岁的铁匠“老把式”王威虎一手用钳子把火炉里烧得通红的铁块夹出来,放到铁砧上,一手持着小锤在上面不停敲打,锤到之处火星四溅、铁皮剥落。炉膛里的炭火呼呼直响,烧得通红的铁块被敲打成多种形状……
“我17岁高中毕业后就跟着大伯学习打铁,到现在已近40年了。”王威虎一边打铁一边说,从卖钢材那里买来钢铁或从建筑工地收来废旧钢筋,再买些煤炭,这些就是他打造农具的原材料。他指着地上放着的、墙上挂着的成品农具说,这间铁匠铺主要以制作农具为主,还加工损耗的旧器具,生意相对稳定。小到铁钉、镰刀、菜刀,大到镢头、锄头、铁锨等,农民需要啥就加工啥,价格也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
铁器是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具,铁匠也是农耕时代农村离不开的“匠人”,曾经盛极一时。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专业机械化生产正逐渐取代传统手工制造业,打铁生意越来越惨淡,很多铁匠都转了行,但王威虎却坚持了下来,并随着时代变化,上了一台半自动化空气锤锻造设备,有效地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王威虎介绍,以前种地的人多,铁匠铺生意红火,全县每个村都有简易铁匠铺,每个乡镇都有农机铁器门市,仅兰草街就有3个铁匠铺和3个农机具门市,而现在全县200多个村就剩下他这一家铁匠铺了。靠着30多年的坚守,以及精湛的技艺、货真价实的品质、诚实守信的品德,他的铁匠铺声名远扬,每逢兰草集日,豫陕两省的卢氏、洛南、丹凤三县的村民们都到他这里购买或者修补农具,特别是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兰草物资交流大会,一天销售额就能达到几万元。
“打铁是一件苦差事,打铁人经常被烫伤。从选料、烧料、锻打、定型、淬火、回火到最后的抛光、打磨,8道工序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马虎。”王威虎边说边挥动着手里的铁锤继续敲打,他的双手布满老茧,左手食指上也缠着医用胶布,这是他多年辛苦坚守的见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着这门手艺,王威虎在兰草街上建起5间二层楼房、买了工具车和小轿车,还培养两个女儿上了大学。如今,大女儿已经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大女婿也跟着他打铁出了师,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不仅如此,王威虎和大女婿还在兰草街经营着一个农具门市店。在他们的悉心经营下,“王家铁业制品”远近闻名,远销陕西、山西等地,年收入40多万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传统手艺日渐式微,铁匠这一职业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王威虎计划一直“打”下去,让传递着烟火气的打铁声“声声不息”。
“虽然现在成了半机械化的打铁铺,但我总觉得,有品质的铁制品依然离不开手工锻打工艺,这不是机器能代替的。”王威虎意味深长地说,打铁这门民间老手艺,值得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