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工作动态 > 正文

打造生态修复“中国样本”

发布时间:2023-11-27 15:46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初冬时分,草木黄落,一场冬雨过后,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归静谧。山峦密林间,唯有野生动物觅食、嬉戏的悠然身影偶尔被红外相机捕捉,透过镜头,人们得以窥见这片冬日桃源的一隅风景。
    小秦岭曾是一处真正的“桃源”。它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秦岭最东端,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总面积15160公顷,森林覆盖率81.2%,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境内生物垂直带谱完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中西部宝贵的物种基因库,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小秦岭也是一座真正的“金山”。这里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密集区,也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黄金持续开采长达50余年。其中,1975年至2015年,小秦岭区域累计生产黄金450余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大自然的馈赠并非永无止境。
    长期粗放的矿山开采和频繁的人类活动,让小秦岭“伤痕累累”:水源污染、植被锐减、山体破损、矿渣遍布……珍稀野生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
    小秦岭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16年春天,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以“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为目标,利用3年时间,治理保护区内各类坑口。我市向长达半个世纪的小秦岭矿山开采造成严重生态问题正式“宣战”。
    这是一场壮士断腕的攻坚战役。
3年多的时间里,我市累计投入2.1亿元资金、发动77万人次、退出规模以上企业100余家、转岗10余万人、关闭封堵矿口1017个、拆除矿山设施1.45万个、处理矿渣2586万吨、覆土70.9万立方米……集全市之力,破釜沉舟、滚石上山,全面推进小秦岭保护区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
    这是一次生态保护的成功创新。
    保护区管理中心创造性探索采用“梯田式”“之字形”降坡治理渣坡,在渣坡上固定挡板、修建排水渠防止水土流失,在石头窝、石渣坡底部铺设可降解无纺布固土保墒等新技术新经验,成功解决了小秦岭复杂立地条件下生态修复难题;建立“林长+公安局长”“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与省、市、县三级四家法院联合建立小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深化巩固齐抓共管大保护格局;2018年12月1日,《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全省首部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方性法规。
    这是一路转型发展的美丽蝶变。
    小秦岭的“生态红线”守住了,国土、水体、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重现繁荣盛景。2019年年初,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林麝的身影被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捕捉,曾经难觅踪迹的斑羚、豹猫、黄喉貂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均再度出现。矿山坑口关停后,我市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培育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华鑫铜箔、河南骏通、宝鑫电子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保护区还因地制宜建设小秦岭动物科普馆、小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馆、小秦岭植物科普园、枣香苑,目前,“两馆两园(苑)”已累计接待350批1.5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成为向全社会集中展示小秦岭生态修复和高质量保护的亮丽新名片,生态价值社会转化效果明显。
    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
    2021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案例成为中国发布的18个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之一,是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为世界提供生态修复“中国样本”。
    今日小秦岭,早已告别满目疮痍,重回生机盎然的美丽新世界。我市也将通过编制规划、加大投资、系统保护等措施,持续提升生态保护能力,走稳走好良性循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