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2篇)
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 要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市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高站位、新理念和深思考,科学编制三门峡“十四五”规划纲要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三门峡市委关于制定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描绘了三门峡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美好发展蓝图,是指导未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实施各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和县(市、区)发展规划的总遵循,更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面向新阶段新形势,推进高质量新发展
第一章 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紧盯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深入贯彻新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新格局,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势,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现代化三门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1450.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64.0元,均实现了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5.3亿元,是2015年的1.44倍,年均增长7.6%;各类市场主体15.7万家,增长82%,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市城镇化率达58.7%,比“十二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陕州区正式挂牌,市商务中心区形象初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套改完成,开发区改革活力迸发,三门峡进入“一城五区”联动发展新时代。
创新发展生机勃发。数字三门峡建设初见成效。抢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两平台、三中心、三联网、多应用”建成运行,“线上三门峡”APP、移动OA办公、“互联网+政务服务”、“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40多个场景应用加速上线,创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三门峡经验”,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全省唯一、全国12个智慧城市典型地区实践之一。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速达纯电动汽车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科芯时代、猛狮科技、星能科技、易事特等高端制造业集聚成势,铜精深加工产业异军突起,高档铜箔产量占到全国市场的29%,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持续完善“五大平台”,科技创新稳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06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1家,各类创新平台487个,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特色发展强势崛起。坚持放大优势、彰显特色、塑造品牌,优势农产品带建设渐成气候,天鹅城、氧吧城、摄影城、职教城等特色品牌叫响全省全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竞争新优势。“黄金苹果带”初具规模,苹果面积、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7位和第6位,建成全国地市级最大的果品出口基地。中国摄影文化城建设全面启动,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四届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国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国摄影艺术馆相继落户,“中国摄影之乡”声名远播。全市5个县(市、区)、99%的面积创成“中国天然氧吧”,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天然氧吧地级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历史突破,在全省率先建设现有学生2.2万人、未来将聚集10万人的高等职教园区,“一本四专”高等职教体系初步形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高等职业教育中心雏形初显。
提升发展实现跨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1.2∶53.8∶35优化为2020年的10.1∶47.4∶42.5,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8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5.2%,服务业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黄金、铝、煤三大支柱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初步形成了“黄金矿山采选—冶炼—精炼—黄金珠宝”“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和“原煤采掘—煤炭产品—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三大全产业链,“五彩三门峡”底色更加靓丽。城市发展实现扩容提质。国道310南移项目全线贯通,浩吉铁路、芮宝高速建成通车,生态水系连通工程建成通水,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省级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成功举办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豫商大会等系列节会活动,“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城市名片更加闪耀。
三大攻坚圆满收官。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346个贫困村、22.4万贫困人口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卢氏县实现脱贫摘帽,提前两年完成占全省四分之一的易地搬迁任务,创造了金融扶贫、党建扶贫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在推动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小秦岭生态修复治理经验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空气质量三项指标连年实现“两降一增”,空气优良天数增长49天达到268天,守住了“蓝天白云好空气、青山绿水白天鹅”。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底线工程,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市综合债务率和债务规模稳定在全省中低水平,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十二五”分别下降74%和48.2%,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位居全省前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活力迸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数字大脑初步建成,“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模式全省推广。国企改革攻坚圆满收官,提前完成省定52家“僵尸企业”处置任务,被省政府评为“国企改革攻坚先进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清零”。成功重组成立市投资集团,信用等级达到AA+,年融资能力超过200亿元。县级农商行改革实现全覆盖。开放合作更加深入,在峡投资央企达64家,总投资812.4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76.7亿元,是2015年的6倍,成为全省第二大进口基地。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累计完成民生支出85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稳定在70%以上,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问题楼盘”、城区“七大难”等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稳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表1:“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 |||||||
指 标 | 2015年基数 | “十三五”规划目标 | “十三五”完成情况 | 指标 属性 | |||
2020年 | 年均增长(%) | 2020年 预计 | 年均增长(%) | ||||
一、经济发展 |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054 | - | 8.0以上 | 1450.7 | 6.7 | 预期性 | |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 | - | 13.5 | - | 10.5 | 预期性 | |
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 94 | - | 8.5 | 135.3 | 7.6 | 预期性 | |
4.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 43779 | - | 8.0 | 262377 | 42.8 | 预期性 | |
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35 | 40 | - | 42.5 | - | 预期性 | |
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1.6 | 60 | - | 58.7 | - | 预期性 | |
二、创新驱动 | |||||||
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0.6 | 2 | - | 1.5 | - | 预期性 | |
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0.74 | - | - | 1.76 | 13.9 | 预期性 | |
9.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0 | - | - | - | 预期性 | |
三、民生福祉 | |||||||
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3825 | - | 9 | 32789.4 | 5.8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1084 | - | 9 | 16740 | 8.5 | ||
1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6.1] | [20] | - | [24.1] | - | 预期性 | |
12.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 [13.5] | [12] | - | [22.4] | - | 约束性 | |
四、生态文明 | |||||||
1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17.63 | 17.3893 | - | 17.97 | - | 约束性 | |
14.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公顷) | 997.56 | 7765 | - | - | - | 约束性 | |
15.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 - | 25 | - | [36.8] | - | 约束性 | |
16.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17] | [17] | - | [37.9] | - | 约束性 | |
17.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 [20] | - | [48] | - | 约束性 | |
18.森林增长 | 森林覆盖率(%) | 47.99 | - | - | 48.07 | - | 约束性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1838 | 2216 | - | - | - | ||
19.空气质量 | PM2.5浓度下降(%) | - | 完成省定目标 | - | 12.7 | - | 约束性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53.9 | - | 73.4 | - | |||
20.地表水质量 | 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45 | 完成省定目标 | - | 85.7 | - | 约束性 |
劣Ⅴ类水体比例(%) | 30 | - | 0 | - | |||
21.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9.9 | 完成省定目标 | - | 15.6 | - | 约束性 |
二氧化硫(%) | 10.5 | - | 33.8 | - | |||
注:1.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森林覆盖率等相关指标数据2015年基数依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结果等进行变更;2.[ ]内数据为五年规划累计。 |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日益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研判我市发展的“时”与“势”,辩证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危”和“机”。
从机遇和条件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政策优势叠加,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体系较为完备,枢纽和腹地支撑处于强势地位,特色农业识别度高,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凸显,白天鹅等城市品牌已经形成,干部队伍士气高涨,有利于我市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
从困难和挑战看,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市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人口规模和结构不够合理、开放意识不够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薄弱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还比较繁重,资源配置效率和治理效能还需不断提升。
综合研判,我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窗口期、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和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型期。“十四五”时期是三门峡经济转型加力爬坡、升级换挡的关键时期,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是这一时期的努力目标,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转换发展动力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保障,完善社会治理方式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支撑。三门峡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和新机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要善于打破常规、创新突破,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三章 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五彩三门峡”“三地五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开好局、起好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拼在一起,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创造的伟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现代产业为基础、科技人才为支撑、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加强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和层次,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自觉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目标引领。紧紧围绕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的奋斗目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着眼全省“第一方阵”标准,持续深化“效能革命”,大力弘扬实干作风,努力拼在当下、干出精彩,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第四章 主要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将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与洛阳都市圈的对接融合程度显著提升,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先行示范作用,基本建成“五个强市、五个崤函”。
建成五个强市。在经济强市建设上,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生态强市建设上,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开放强市建设上,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开放平台更加完善,开放优势和营商环境达到全国先进、中西部一流。在科教强市建设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各项创新指标走在中西部地级市前列。
构建五个崤函。在法治崤函建设上,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在平安崤函建设上,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全面实现。在智慧崤函建设上,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化手段对可持续发展、民生服务、城市运营效率的支撑有效增强,成功创建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市。在信用崤函建设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重信守诺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擦亮。在幸福崤函建设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巩固既有优势、增创发展新优势,争取“十四五”时期在关键领域取得全新成绩。
经济实力实现更大跃升。经济总量实现位次上升,人均指标继续保持领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实现更大作为。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人口吸引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对接洛阳都市圈、提升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上的支撑作用、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先行示范作用取得重大进展。
中西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实现更大突破。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省、赶上全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氧吧、大果园、大花园、大旅游、大交通、大物流及新材料、新能源、新教育“六大三新”建设实现新进展。区域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文化名市实现更大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初步形成,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以黄河文化、中流砥柱文化、仰韶文化、老子文化、黄帝文化、虢国文化、红色文化、地坑院文化、天鹅文化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旅品牌享誉全国。
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明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表2:“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累计 | 属 性 | |
一、经济发展 | |||||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 | - | 7.0左右 | 预期性 | |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 - | 6.0以上 | 预期性 | |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8.7 | 63 | - | 预期性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 - | - | 8.0左右 | 预期性 | |
二、创新驱动 | |||||
5.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 | 14.9 | 预期性 | |
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76 | 3.5 | 14.7 | 预期性 | |
7.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 30.94 | 43.26 | - | 预期性 | |
三、民生福祉 | |||||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预期性 | |
9.城镇就业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24.1 | [18] | - | 预期性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5.5以内 | 预期性 | |
1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5 | 11.0左右 | - | 约束性 | |
1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67 | 3.6 | - | 预期性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 2.95 | 4.3 | - | 预期性 | |
1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34.92 | 38.9 | - | 预期性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105.67 | 106.63 | - | 预期性 | |
13.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1.4 | 2.0 | - | 预期性 | |
14.人均预期寿命(岁) | 77.5 | 78.6 | - | 预期性 | |
四、绿色生态 | |||||
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1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73.4 | 按省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85.7 | 按省下达目标 | - | 约束性 | |
19.森林覆盖率(%) | 48.07 | 50.72 | - | 约束性 | |
五、安全保障 | |||||
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74.8 | 50 | - | 约束性 | |
21.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 749 | 677 | - | 约束性 | |
注:1.2020年基数为初步预计数;2.[ ]内数据为五年规划期累计数;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 |
第五章 战略行动
推进三门峡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的新机遇、新要求和新使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精神,积极探索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和举措,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围绕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实施一批具有带动性和落地性的战略行动。
科教创新协同发展合作行动。深度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地区合作交流,打造区域协同创新高地。推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系统,提升我市创新要素集聚水平。
现代产业体系构筑行动。提高“六链同构”水平,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核心,以科技和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实施“335”工业产业链提质工程、“3+3+3”服务业结构优化提升工程和企业提质增效“四大工程”,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打造产业载体平台,推动产业强市建设步伐。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提质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统筹实施黄河流域湿地和矿山修复、生态廊道建设以及污染和灾害防治等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城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行动。优化全市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核、两圈、三极、多点”的城镇体系和“一主、两副、一带、四群”的中心城区布局。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级,塑造协调生动城市风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西部枢纽城市打造行动。加快发展通用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引领的大通道、大路网、大枢纽建设和多式联运。统筹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打造5G地域优势新名片,发挥我市作为河南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市的样板作用,打造智慧畅通三门峡。
特色开放平台建设行动。积极创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门峡开放创新联动区,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矿石保税场所、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等特色开放平台,将枢纽优势转化为枢纽效益,在特色领域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地。
一流营商环境构建行动。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高水平推进信用三门峡建设,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便利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三门峡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强市,充分发挥我市苹果、中药材等优势,促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打响三门峡特色农业品牌。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改善工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强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民生补短板行动。持续优化居民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公共文化等民生保障供给水平,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名市、平安三门峡和健康三门峡等建设。
清风崤函建设行动。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深化落实“五比五不比”导向,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以案促改,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高质量党建深化行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运用“五种学习方式”,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倡树“五转五带头”,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全领域和各方面。
第二篇 坚持走好创新引领之路,进一步激发转型创新发展动能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大科技”思维,健全“大合作”格局,营造“大创新”氛围,锻造长板与补齐短板齐头并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全力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省际区域创新中心。
第一章 培育多元创新主体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打造梯度式创新型企业体系。强化科教兴市战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实施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形成包含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三层级梯度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00家。
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引领工程。鼓励大型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打造一批集成化研发服务中心,强化大型企业创新内核。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支持本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和生产创新。重点支持创新龙头企业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和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等为方向,鼓励龙头企业跨行业合作和股权兼并,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培育行动,积极配合省市联动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遴选引入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挂钩帮扶、一对一辅导、后补助奖励等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创新企业开展高新企业申建工作培训,加速其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充实完善备选项目库,加大对市县重大创新项目的培育辅导,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化融资,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实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围绕我市5G新基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领域,扎实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以及“瞪羚”“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优化资源配置。
深入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围绕铝基、铜基等新材料、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谋划、凝练、筛选、实施一批省市级创新示范专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充实完善备选项目库,加大对市县重大创新项目的培育辅导,实现连续滚动支持,形成上下联动格局,建立健全企业技术跟踪机制,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着力引进大院大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在我市设立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建设一批行业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大型骨干或龙头企业牵头,围绕产业集群创新需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或技术研究机构。
提升本地机构发展水平。通过扩大财政支持、鼓励开展合作、协助引入人才等方式,进一步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加强实验室等创新设施建设,支持承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前沿性技术研究,提高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水平。
第二章 打造协同创新高地
第一节 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积极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依托我市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与郑州、洛阳、西安等地在技术转移、科技体制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合作,争取突破一批新技术。找准三门峡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中的特色化定位,在检验检测、冷数据储存、应用型研发等领域成为重要支撑点。积极参加招才引智合作推介会等创新交流活动,举办创新发展论坛,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建设柔性引才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创新要素向三门峡集聚流动。
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省际区域创新中心。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落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合作规划》,探索开放互通、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区域创新协作机制和协同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省际区域创新中心。
强化与全国创新型城市的合作交流。重点关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创新高地,构建常态化的拜访交流活动机制,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经验,争取承接大型城市创新论坛三门峡分会,依托我市在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引入先进区域的技术、企业、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
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推动产业链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争创一些“独门绝技”。面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郑州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洛阳轨道交通、军民融合,西安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优势领域,争取将大中型城市原发创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我市开展应用型、产业化创新,实现创新技术的转化落地。
打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邻近西安等科研院所集聚的区位优势,围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联合建立集人才发展、技术服务和研发创新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构建创新产学研合作组织。通过民办公助、公司联营、会员制、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实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在共同攻关核心课题、推动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统筹创新需求,开展集中对接。广泛联络本地有技术创新意愿的企业,收集创新需求,形成需求目录,举办院企创新合作对接会,与大型科研院所开展集中洽谈,帮助本地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
探索大学“飞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依托我市区位优势,通过财税支持、地价优惠等方式,争取西安等地区高校在我市建设“飞地产业园区”,推动大学基础研究成果在我市实现转化应用。
第三章 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第一节 完善崤函人才识别体系
明确核心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咨询联合会议,与本地龙头企业、行业带头人、行业协会等进行协商,基于我市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明确核心人才需求,确定培养和引进人才及团队的重点方向。
推行不拘一格的创新识才机制。充分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及我市实际需求,以多元、开放、动态的眼光进行人才识别,推行“揭榜挂帅”等创新制度,坚持“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地吸纳有活力、有见识、有经验的技术类人才、经营类人才、网红电商等创新达人。
建立健全崤函人才信息库。实行高中、职高毕业生入库登记工作全覆盖,建立赴外地读书或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定期推送就业信息,做好服务联络,争取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峡工作、本地籍贯毕业生回峡工作。对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城市、主要承接产业转移城市、主导产业行业协会、主要相关院校等,推进人才信息库对接合作,推动人才库扩充,实现人才合理配置。结合本地人才需求,智能抓取重点关注人才列表,实现人才信息库人才类别等的数字化动态更新。
培育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鼓励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积极对接华为等头部企业,推进“引企入教”,组建由院校、企业、行业及政府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前瞻性洞察产业发展方向及人才需求状况,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定期举办企业家授课等活动,确保本地院校毕业生符合我市未来发展需求。
提高企业技术工人综合素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围绕产业发展新要求和新特点,支持通过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提高人才能力水平,推进各行业开展定单、定向、定岗式全员教育培训,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与时俱进优化企业技术人才知识与技能。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商务服务等重点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重点领域,深化院地院企合作、“人才回归”工程,实施柔性引才,形成“借梯登高”的人才发展格局。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落地一批高水平人才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名校英才来峡”计划,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企事业单位当前急需、长远必需的优秀青年人才。
推进本地人才培育系列工程。对标“中原英才计划”等省级重大人才工程,推进拔尖人才领航工程、名师名医名家培养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等六项人才工程,形成高端引领、梯次布局、选育结合、部门联动的人才培养格局。
优化人才招揽机制。健全落实“1+8”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全面推行“人才+项目”模式。完善科创团队引进政策,更加注重以团队为重点的创新资源引进和落地机制。加强院地企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实习基地,增强对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建立人才举荐制度,推行以才引才,在国内人才高地建立揽才分支机构。结合本地产业技术需求,瞄准外部优势创新资源,协同本地龙头企业开展联合招聘,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定期开展人才供需对接。
构建灵活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推行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着力引入一批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技师等高端人才,灵活处理引进人才的认定标准,以本地工作时间底限取代本地落户就业等硬性指标。探索外脑引入机制,积极吸引招募政策、产业和科研类智库和咨询机构等来三门峡开展常态化项目合作,加强与专业机构开展全方位智力合作,增强重大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推行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根据我市人才需求特点与市场行情,在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建立梯度化、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深入推进“专项资助+学校配套”等定制化、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对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及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落户补助,建好中关村三门峡科技城和人才公寓,妥善解决各类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强化引进人才的创新创业收益,鼓励人才转化技术专利,加大技术入股折价比例,增强技术转化分配收益,推动风险投资机构、龙头企业与高层次人才接洽。给予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扶持资助。一事一策制定薪酬激励,保证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技师等承担重大科技专项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应有待遇,不断增强高级人才激励机制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优化人才政府服务流程,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整合全市各类人才资源和服务事项,全面落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站式专员代办服务”等人才服务优化工作,切实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开展三门峡籍人才乡情引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加强培养在外学子家乡情怀,及时主动联络在外就读的本地人才毕业后返乡创业,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学术与产业交流活动等。鼓励三门峡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高端人才回乡就职和投资,因地制宜设立返乡创业资金,探索返乡创业信用贷款政策,探索发行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第四章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出台三门峡科技创新财政补贴办法,细化落实对孵化期、初创期企业和首台(套)设备的具体支持举措。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资源型产业转型创新等领域,强化财政补贴力度,实施研发投入总量和高科技企业数量“双倍增计划”,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鼓励企业提高创新投入。开展财政研发补助配套,对企业创新项目投入,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投入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创新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和投债联动等业务,持续开展“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信贷产品组合方式,鼓励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保证保险服务,引导创投机构对科技企业开展股权投资,稳步推进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打造科技企业全链条股权融资链。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引导基金管理与考核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高发展潜力领域投放。围绕我市重点关注的新基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基金支持。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以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大任务,以5G新基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加快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三门峡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推动高新区创新提质发展,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和科技一体化发展。
构建创新孵化载体群。以政府主导、多元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为原则,以三门峡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孵化器、经济开发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省级孵化器为引领,构建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链条式的专业孵化载体群,推动“三门峡制造”向“三门峡创造”转变。在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能级孵化器自主孵化的同时,面向全市推行“定制孵化”等新兴孵化模式,带动全市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三门峡科技大市场作用。持续做好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发挥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作用。
完善创新平台运营管理制度。提升定期评估考核效率效果,加强对其发展支持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业绩条件。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强市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专利快速申请、维权援助、仲裁调解等服务。推进专利保险,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强知识产权强企和贯标认证培育力度,促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着力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企业。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建立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切实保护创新创业主体利益。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不少于15000件,授权量不少于8000件。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大力挖掘、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举办三门峡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宣传培训活动,构建创客社交协作联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创新监管模式,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推行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按程序及时调整不适应新型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创新与试错成本,争取适合新模式的税收征管措施支持,探索实施创业担保基金等创业失败成本分担机制,构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第五章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树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建立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降低科研人员职称评审中论文数量要求。
改革政府科技部门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计划项目制度,建立健全科技资金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支持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创新主体自主权,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在技术路线变更、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大的决定权和自由度。提升科技事项审批效率,加快推进科技项目“秒批”“不见面审批”。
完善科研收益分配机制。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全时全职承担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任务的项目负责人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年薪制,事业单位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的70%以上用于奖励对科研有重要贡献的人员和团队。
专栏1: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工程:推进崤云公司河南省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铜箔实验一期改造、中乌合作创新园、三门峡杜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争创20家以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新增30个以上市级创新平台。 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工程:加快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