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3-4篇)
第三篇 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建成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重要支撑区
坚持引领金三角、支撑郑洛西、融入新格局、建设现代化,以谋升级、育特色、引新兴为重点,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科技和金融为两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生态协同化,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推进产业载体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集群经济,加快产业强市建设步伐。
第一章 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格局
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倍增、基础再造、品牌打造“四大工程”。深化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逐一制定具有国际视野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试点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速,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支持实体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微升小、小升规、规上市、企上云”,提升企业规模和上市公司数量。谋划实施高山农业、大健康、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专项。
以科技和金融为“两翼”。强化科技对实体经济的带动,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技术研发、工程化攻关和市场化应用贯通,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明确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原则,丰富金融业态,用好产业基金、融资担保等各类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建设主导产业综合性数字化平台。围绕现代黄金、铝工业、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梳理汇聚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企业基本信息,建立产业链供需数据库,打造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强化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政策链、金融链、信息链融合发展。加强政策、金融等与产业创新的对接融合,强化政策性资金对接、落地,提高金融、政策等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适配性。
“一链一策”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实施政府、龙头企业“双链长”“双向承诺”制。因链施策,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加强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引进,完善配套产业和配套企业,统筹推进固链、补链、延链、融链。实施头部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双十百企”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链能级和质量效益。
实施“335”工业产业链提质工程。围绕打造铝基、铜基等新材料、现代黄金、新能源和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基建、电子信息、绿色建材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煤化工及精细化工、军民融合、生物医药、储能应用、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实施“3+3+3”服务业结构优化提升工程。做优做强大文旅、大物流、大健康三大主导服务业,发展新教育、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三大高成长服务业,培育壮大摄影文化、体育休闲、技术服务业等三大特色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以降成本、降准入、强平台的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延伸链条,向定向研发、咨询设计、系统集成、运维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业企业开展衍生制造,支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产品等企业依托市场和信息优势,开展反向制造和反向整合。
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定位,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等,培育一批专精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区特色化发展。建设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综合体,推行产业集聚区智能化、循环化改造。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行“管委会(工委)+公司”等管理运营模式。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推进低效资产盘活和“腾笼换鸟”。
提升服务业“两区”建设水平。突出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加强载体素质提升和营商环境建设,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特征,以商业中心区、服务业专业园区为主体的服务业“两区”发展格局。推动商务中心区功能集成构建、要素保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形成一批产业服务和城市服务优势彰显的高品质功能区。推动服务业专业园区特色化发展,努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提升服务业“两区”建设水平。突出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加强载体素质提升和营商环境建设,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特征,以商业中心区、服务业专业园区为主体的服务业“两区”发展格局。推动商务中心区功能集成构建、要素保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形成一批产业服务和城市服务优势彰显的高品质功能区。推动服务业专业园区特色化发展,努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图1:重点工业集聚区
图2:重点服务业集聚区
第二章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黄金产业
夯实黄金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拓展金矿来源渠道,推进三门峡黄金成矿带深度探矿,鼓励开展域外探矿,加强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开发,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加快采、选、冶技术改造步伐,实现金精矿多金属综合回收,着力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和选冶回收率,推动矿业循环经济发展,不断降低黄金综合生产成本,依靠科技进步保持黄金生产优势。
优化现代黄金产业链条。从资源采掘冶炼向精深加工制造等下游环节升级,形成“资源勘探—采选—冶炼—多金属回收—废物利用—精深加工—珠宝首饰—质量检验—批发交易”产业链。大力发展黄金精深加工,围绕黄金在电子、军工、航天、医疗等领域应用,开发生产高级真空管用涂料、特种精密电子仪器用拉丝导线、高温焊接用金合金、纳米金探针等高端产业用黄金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黄金珠宝首饰设计加工,依托中金三门峡金银制品公司、黄金贵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积极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扩大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产品规模,打造立足金三角、面向中西部、辐射亚欧大陆的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中心。积极发展“黄金+”服务业,整合周边绿色矿山、采矿遗迹和已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示范工程,打造特色黄金旅游业态,加快黄金主题乐园、博物馆、黄金珠宝节会等体验型场馆与活动建设,带动黄金旅游购物消费,提升中国金城的知名度与品牌建设。
——铝产业
努力打造铝工业全产业链。着力延伸产业链、完善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品结构向终端化、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特种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赤泥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形成布局合理、上下游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从基础原材料基地到终端铝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基地的转化。
围绕重点领域发展高附加值铝制品。加快推进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汽车车身、高铁车体、船舶配件等交通运输行业用铝,铝合金门窗、内外装饰板等建筑铝材,铝制包装袋、加工铝箔等铝制包装用品,消费类电子铝材和铝合金电线电缆等电子电力行业用铝,以及光伏用铝型材、LED用铝型材等其他行业用铝,打造以铝合金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铝材料加工产业集群。
——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
构建高端煤化工产业链条。开发新型煤基化学品,重点打造“甲醇及甲醇精细化工、煤制合成氨—精细化工、煤化工副产品深加工、甲醇—烯烃”四大煤化工产业链条,带动煤化工企业向精细化工企业转型,推动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
推进煤化工及精细化工转型升级。坚持安全为基、生态优先,牢牢把握“安全、绿色、精细”转型方向,加快现有化工企业绿色化改造,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多联产精深加工产品,实现行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依托义马市、陕州区两大专业化工园区优势,积极承接一批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项目,加快推进开祥化工年产2×10万吨PBT二期、陕州区年产5万吨己二腈等项目,努力建设全省最大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绿色建材产业
做强绿色建材产业链条。依托三门峡原材料优势以及邻近郑州、洛阳的区位优势,支持陕州区绿色建材产业园发展。瞄准建材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鼓励锦荣水泥等骨干企业发挥资金、规模、技术等优势,对石灰石矿山开采和骨料开采上游产业进行整合,打造“矿山开采—原材料加工—装配式建筑及构配件—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推动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一体化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最大的绿色建材生产及研发基地。
发展循环化环保建材产品。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开展赤泥、铬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消纳工业废弃物能力。基于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以及废旧木制品,生产绿色建材和生物质建材。
——食品产业
瞄准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产业链。充分发挥三门峡在苹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领域优势,紧抓消费升级趋势,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NFC果汁、果胶、蔬果干、药食同源产品、香菇制品等市场反响较好、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加快产品研发、检测和物流等服务机构建设,构建集生产、仓储、运输、交易、配送于一体的食品安全温控供应链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和安全型食品,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推动食品工业发展,使食品行业成为我市具有区域优势、“绿色”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行业。
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酿酒加工业,推动仰韶酒业“一庄五园”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结构,重塑产品品牌,充分挖掘仰韶酒的品牌影响和文化价值,努力将其打造成豫酒领军企业。果品加工业,引进国际、国内果蔬加工制造高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深加工层次,拉长果品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果汁、果胶、果酱、果酒、果奶、果醋、果渣饲料等产品。畜禽产品加工业,重点提升卢氏鸡等品牌优势,积极开发新型高端肉制品,发展畜禽养殖及肉产品加工一体化,打造“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冷链运输”全产业链。休闲食品加工业,依托三味奇、华昌薯业等企业,积极发展蔬果干、特色糕点、方便食品等。菌类加工业,大力发展香菇干、香菇酱、菌菇调味料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利用食用菌多糖、多肽提取技术,积极开发保健饮料、保健食品。加快发展包装、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着力构建集种植、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菌菇产业链条。
专栏2:传统产业链提质重点工程 |
现代黄金产业:重点支持灵宝黄金研学游基地、灵宝市新凌铅业有限责任公司“退城入园”多金属综合利用提升改造项目、河南亿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白银产业深加工项目、河南金渠银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5G新材料-陶瓷介质滤波器用银粉等项目。 铝产业:重点支持宝武铝业年产60万吨铝精深加工二期项目、三门峡义翔铝业有限公司100万吨氧化铝项目、河南敏于行铝合金科技等项目。 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支持开祥化工10万吨/年PBT系列产品项目、河南峡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亿群环保年产5万吨絮凝剂二期项目、捷马电化离子膜烧碱“退城入园”等项目。 绿色建材产业:重点支持陕州区绿色建材产业园、渑池县绿色建材产业园、灵宝市年产100万吨新型建材项目、陕州区硖石乡年产500万吨矿山建筑骨料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陕州区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项目、三门峡市神州采石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综合开发系列产品等项目。 食品产业:重点支持三门峡市绿色食品科技园、渑池县仰韶酒业“一庄五园”项目、河南芳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朱阳杜仲产业园项目、河南帅华果醋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万吨果醋生产项目、卢氏县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等项目。 |
——铝基、铜基等新材料产业
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实施培强做大新材料产业战略,围绕铝基新材料、铜基新材料、光电新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耐火材料、生物材料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聚集一批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组建一批产业基金,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产业。对标山东滨州等铝基新材料发展先进地区,加快推进宝武铝业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产品为发展方向,在大型铝合金型材加工工艺、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制备、高精度铝板板型控制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以及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满足航空及国防科技工业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要求。积极发展陶铝、高强高韧铝合金预拉伸中厚板、高速列车宽断面挤压型材、液化天然气船(LNG船)用合金板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6016类及6022类合金、电子工业用高压阳极箔、印刷用PS版基和高端CTP版等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电子电力行业领域铝基新材料。
精准布局铜基新材料产业。瞄准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力、5G通讯等应用领域,积极发展“精炼铜—电解铜箔、压延铜箔—覆铜板—印刷线路板—废水及蚀刻液回收”电子铜箔精深加工产业链、“精炼铜—铜箔加工—锂电铜箔—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锂电铜箔精深加工产业链、“精炼铜—特种铜带板—引线框架及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精深加工产业链、“精炼铜—铜合金—特种铜材(航天、军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用铜材)”特种铜材精深加工产业链、“再生铜拆解—废铜—铜杆—铜线—漆包线/电缆”再生铜精深加工产业链等5条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发展高精铜线、超薄压延铜箔、卫星大功率弹性元件用超高强弹性铜合金、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高速列车接触线用铜合金、高精度电子接插件铜带等高端铜基新材料及下游高科技产品,建设多元化、集约化的铜基新材料加工基地。发挥原有铜箔加工领先优势,加快汇盛铜业铜基新材料、金源朝辉压延铜箔、宝鑫电子电解铜箔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灵宝铜箔研发和检测中心,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国铜箔谷”。
优化提升耐火材料产业。支持引导耐火材料企业入园,推动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鼓励耐火材料企业采用绿色原料、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节能节水改造、清洁生产改造、基础工艺改造等工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刚玉行业标杆企业,实现耐火材料行业健康绿色发展。
探索发展光电新材料产业。积极与南大光电等行业领先企业在合成工艺、纯化技术、测试方法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扩大承明光电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等MO源生产规模,围绕半导体照明、信息通讯、航天等应用领域,探索发展LED外延片、HEMT器件、半导体激光器、高效太阳能电池、超高亮度发光材料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其他领域新材料。支持河南光宇锂矿开发利用项目建设,依托义腾新能源、星能科技大力发展植物电解液、正负极材料、涂覆隔膜等新能源材料。发挥杜仲等资源优势,发展以杜仲橡胶代表的生物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高精(纯)材料、化工材料、碳基材料等。
——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
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按照“整车+配套”发展思路,以打造完善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产品—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目标,在提升宝武铝业、易事特、猛狮科技等现有企业配套能力的同时,积极引育一批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车载电子电器等零部件生产企业,推动包含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包、汽车电子等零部件以及车身材料、整车、充电设施在内的全集群发展,构建与整车相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建设新能源汽车工业基地。支持速达纯电动汽车做大做强,发挥全省唯一牌照优势,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技术和产能,优化新能源整车开发生产流程,突破整车设计、新能源动力总成、整车匹配等关键技术。推动锐意泰克扩大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销售规模。提升本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政府公务用车、出租车、特殊行业用车等领域鼓励引导采购新能源汽车。探索智能网联车产业领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测试、验证、示范应用,牵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地,争创全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基地。
——高端装备产业
推动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式发展。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为抓手,重点发展以专用车和精密量仪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探索发展以零配件制造为主的航空产业和轨道交通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渑池—洛阳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全省乃至黄河流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持续壮大特种专用车产业规模。依托陕州区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以骏通车辆为重点,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促进专用车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专用车产业强链延链工程,做强配套产业链,以整车带动汽车轮毂、箱体、举重设备等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拓宽产品系列,发展高品质、多功能特种汽车制造,重点提升罐式运输车、环卫专用车等车辆性能,加快开发起重举升类特种车、多轮驱动和LNG运输车、CNG运输车等新产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专用汽车产品出口。
推动精密量仪制造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量仪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服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传统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巩固传统精密量仪的行业地位。以量仪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技术提升方向,以发展制造过程中的在线测量仪和智能化仪器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动量仪、光检测量仪、智能传感器和成套智能化检测量仪。支持量仪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和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
培育多元化装备制造龙头。发展矿山装备,突破综采综掘、选矿成套等核心技术,研发一批环境友好、清洁高效的矿山成套装备,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生产服务发展。发展电力装备,重点布局智能输变电成套装备、智能电网用户端装备,加快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机装备,积极发展收获后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先进农机装备,探索研发新型饲料加工、高效农用无人机等新型农机装备,重点发展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高效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等新产品。发展数控机床,依托豫西机床、合鑫机床等行业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大型精密数控加工中心、高速精密数控车床、精密数控轴承磨床、高效变速箱等产品。
——生物医药产业
瞄准医药产业高端领域。以中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医疗器械为战略先导产业,以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为基础产业,以生物药、生物制造为培育产业,支持赛诺维等企业向医疗美容等新型领域拓展转型。
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加强野生药材资源驯化抚育技术的研究应用,大力发展高水平中药制造,推进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依托本地药材资源优势,引入全国知名中药配方颗粒企业,争取以中兽药提取为突破口,形成国内外知名的植物抗生素研发和生产中心。加大对我市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老字号商标的扶持力度,打造品牌效应。
提升医药科技创新水平。支持成立生物医药研究所、专家工作室,依托市中心医院共建华大基因检测服务平台和实验室,建立三门峡市中药饮片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中药新药创新工程,依托卢氏乐氏同仁、渑池广宇等制药企业,重点突破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药质量控制等技术。
招引龙头实现跨越发展。依托义马市、陕州区化工园区优势,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引入原研药龙头企业,积极承接河北省等地化学药产业转移。依托本地畜牧业优势,开展上游细胞蛋白研发、审评和注册服务,积极引入国产化培养基供应商、专业化反应器供应商和纯化技术方案提供商,承接产业链式转移,实现生物药跨越式发展。建立零部件备件供应商共享服务平台,吸引医疗器械厂商投资布局。
——电子信息产业
积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中科芯时代等重大项目建设,把握硅片材料和晶圆制造国内广泛布局机遇,积极承接东部封测产业转移,加快落地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封装线、集成电路封塑线和电器产品测试试验线,深度参与郑洛西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协作。
做大做强光电显示产业。依托康耀电子等企业显示器件制造基础,逐步打造“光学器件—显示面板”产业链条,推动布局PVA膜/TAC膜、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光学器件,通过资金支持、交通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强新型平板显示、柔性显示的研发与生产,做大做强光电显示产业规模。
探索发展智能终端和软件应用。加快布局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并形成规模量产。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终端等产业,同步吸引关键原材料、器件、软件产业聚集,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端化发展,形成配套体系。
——5G等新基建产业
瞄准新基建新兴领域,打造全省标兵。瞄准5G、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领域,巩固和扩大已有优势,抢抓弯道超车机遇。加强与郑州、西安、洛阳等周边城市产业联动,吸纳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在电子产品、新能源电池、5G等领域开展共建研发创新平台、技术攻关等方面合作。
引领区域5G产业发展。以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等示范工程和重大项目为先导,推动5G基础网络、生产和服务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三门峡5G产业园”。大力招引国内龙头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在我市建设5G开放实验室和通信实验外场,搭建5G核心器件技术开发平台、中试验证平台、产品分析测试平台,加快推进5G高速大容量高传输设备、光交换设备、高端路由等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在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VR/AR、物联网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努力打造成为全省5G网络建设标兵、场景应用标兵和产业发展标兵。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支持中车重装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系统、基础零部件协同发展,车辆制造与检测维修协同发展,向“整车+配套+服务”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延伸。
——储能应用产业
布局储能装备产业。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目标,引导和扶持易事特、猛狮科技等龙头企业,集中攻关化学储电新材料制备、储能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等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储能技术,积极开发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超级电容电能质量调节系统、大容量新型熔盐储热装置等储能装备。
推广储能应用示范。围绕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分布式电力和微网、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等重大需求,鼓励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场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拓展电动汽车等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储能试点工程。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工程 |
新材料产业:重点建设金源朝辉年产1万吨压延铜箔项目二期工程、汇盛铜业年产23万吨铜精深加工、颐万新材料年产20万吨超硬耐磨耐高温特种新型铝基材料、万贯实业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制品、星能工业电池新材料(植物电解液)及植物电解液环保电池、年产43吨LED外延材料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光电新材料、河南光宇矿业有限公司锂矿开发利用等项目。 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重点建设锐意泰克(三门峡)新能源商用汽车、猛狮新能源5GWh高端锂离子电池生产、保力新能源年产2GWh动力电池等项目。 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建设凌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备、天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制冷设备及配件、聚氨酯冷库板制造、渑池—洛阳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骏通车辆公司半挂车数字化车间及智能物流涂装焊接、无锡同方卢氏热泵烘干设备生产及研发、三门峡精密量仪产业“一院三中心”建设等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建设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东区搬迁、渑池县年加工2万吨中药材切片、复寿堂药业年产2000吨中成药、卢氏县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建设中科锐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万片功率晶圆与10亿支功率器件封测、菲尔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科技智能穿戴产品等项目。 新基建产业:重点建设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中车重装轨道交通元器件项目三期工程等项目。 |
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持续推进工业企业“三大改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绿色化改造,围绕提升工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以绿色标准为引领,推进传统行业企业超低排放、绿色工厂创建、绿色园区建设,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实现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质量效率,降低成本消耗。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人机智能交互等新技术、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切实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开展技术改造,围绕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发挥技术改造稳投资、促转型的关键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努力实现内涵式增长。
实施企业倍增工程。开展“双十百企”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创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动态培育100家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对全市转型创新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10强企业和10家高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市新增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实施基础再造工程。以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梳理三门峡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能力要求,建立柔性引才基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争取突破黄金精深加工、伴生矿回收利用、高端铝型材加工、铜应用、中药提取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产业基础领域短板,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跃升,建设郑州西安科技轴带辐射交汇中心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省际区域创新中心。
实施品牌打造工程。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行动,选树一批质量标杆企业,支持培育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提升商标品牌培育、保护、运用意识和能力,争取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建设质量品牌示范区,叫响三门峡制造品牌。
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文旅产业
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抢抓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型经济快速发展机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生态融入、协同发展”,做好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顶层设计,跨区域、跨隶属、跨行业推动景区整合,构建“一带、一廊、六区”文旅发展格局,建设“文化名市”和具有文化辨识度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通过加快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我市支柱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百亿级大文旅产业集群。
打造一批高水平旅游景点。加快天鹅湖旅游度假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提档升级、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持续挖掘陕州公园、黄河公园、虢国博物馆、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潜力,加大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四分区革命遗址、刘少奇旧居、八路军兵站、三门峡大坝等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形成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旅游景点。承接新消费旅游需求,打造集高端民宿、休闲体验、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爆点旅游项目。
提升优质旅游活动。引入优质文化旅游演出策划公司,围绕“黄河生态文化之旅”品牌,加快“一园一群一院一路一带”文旅项目建设,持续办好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白天鹅旅游季等重大节会。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周边产业,增加游客参与度,提高对外地游客“黏性”。
做强旅游投资运营平台。充分发挥三门峡文旅集团功能,整合全域旅游资源,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统一的品牌和标志开展营销宣传,推进专业化统一开发、招商、融资和运营等,提升三门峡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品质感。
推广三门峡文旅品牌。在文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统一和强化文旅品牌标识,打造国际化的城市宣传片,发动公众人物和本地市民,利用全媒体、旅游推介、文化交流等传播方式,宣传推广“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总体形象和“早期中国文明长廊”“天鹅礼赞”“豫西味道”等地域文旅品牌。
加强区域联动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西安—天水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旅游联盟、“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和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郑州、深圳等口岸城市重点组团社合作,推进旅游一体化进程。发挥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作用,联动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协同建设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区,打造国家级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品牌。
完善文旅产业配套。积极推进智慧文旅应用体系建设,推动智慧文旅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效拉动文旅消费。大力发展星级饭店、非标准住宿、精品民宿设施互补的住宿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推进公路服务区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支持乡村旅游和特色鲜明文创旅游产品研发、生产。
——大物流产业
提升物流行业能级。以“物—贸—产”融合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承载能力、提高物流运行效率,积极发展重点产业生产服务性物流,以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国际物流为核心,打造“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加快物流业绿色化、智慧化升级,建设“物流云”、物流行业数据中心和第三方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打造500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助力三门峡市成为立足黄河金三角、辐射东中西的物流枢纽型城市。
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矿产品贸易流通基地,建立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的大宗商品集散陆港,搭建集交易、结算、物流、行业资讯、价格信息等功能的交易平台,培育、引进一批优质大宗商品物流企业。推动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集聚,促进铁路物流枢纽与三门峡市相关产业协同联动、深度融合,壮大枢纽经济。
建设全国重要的冷链物流基地。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打造“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多个辐射全国的冷链物流基地,依托中欧班列冷藏集装箱铁路线网和腹地范围完善多功能、标准化、国际化的冷链物流设施,创新冷链物流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构建通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仓储—干支线运输—城市配送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加快建立苹果、食用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建设具备集中采购、低温加工、跨区域配送能力的果蔬配送中心和中转保鲜库。
构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物流中心。打造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园,提升电子商务仓储设施科技化水平,加快城市快件处理中心(配送中心)建设,推动末端配送模式创新,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农村电商新零售体系。设立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建设快递物流园,实现行政村快递网点全覆盖。建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物流合作机制,组织共建产学研物流创新机制、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引导区域物流业优化布局,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推动要素有序流动。构建区域国际物流中心,积极申报铁路口岸,充分发挥陇海铁路、三洋铁路对接沿海港口的优势,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虚拟空港、海港,打通三门峡国际物流通道。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围绕浩吉铁路、三洋铁路、陇海铁路,建设大型多式联运枢纽,形成层次分明的多式联运网络结构。推动大宗商品、农特产品“散改集”,加快铁路货物集装箱化、零散货物快运化运输,推广农特产品冷藏集装箱、化工品罐式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式联运。增强区域多式联运合作,积极与郑州、西安、太原中欧班列对接,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大健康产业
做大做强康养产业。依托陕州区高阳山、卢氏县汤河等珍贵温泉资源,黄河湿地、甘山森林等生态资源,卢氏县豫西百草园、灵宝市朱阳杜仲种植示范基地、渑池县天沣农业丹参种植基地等中医药资源,积极引进全国康养龙头企业,着力发展以温泉疗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等健康养生业态,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知名的健康养老中心、康复保健中心、休闲度假中心。
完善母婴照料健康产业。扶持母婴服务人才培养,出台母婴健康服务人员执业标准。着重培育母婴健康服务机构,扶持专业妇产医疗机构发展,强化公立妇幼医院母婴基础保健功能,推动中医保健在母婴照料健康服务业应用,鼓励公立妇幼医院市场化运作。引导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惠及城乡的家政服务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推动养老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升级。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智慧养老发展,培育老年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保险理财、教育咨询等领域新增长点。加大城企联动,推进普惠养老项目建设,推动在居住密集区开办嵌入式养老机构,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养老领域应用,推动建设老年智慧活动中心、智慧颐养公园等载体及智慧颐养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内领先的养老服务企业,鼓励本地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经营、集团化发展。
专栏4:主导型服务业重点工程 |
大文旅产业:重点支持老子文化振兴工程、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仰韶仙门山酒文化风景园、仰韶酒业工业游、龙凤山景区、大禹文化公园、山水隐庐·沐心民宿项目等重点工程。 大物流产业:重点支持三门峡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三阳站物流园、中垦物流三门峡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陕州区产业集聚区化工物流港、义马市“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河南骏通富通物流园等重点工程。 大健康产业:重点支持高阳山温泉谷梵高的山谷、陕州区店子乡白石崖村“深睡眠驿站”开发、双龙湾镇东虎岭村旅游休闲养生园、卢氏县天浴汤河等重点工程。 |
——新教育产业
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做优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针对IT产业、三维动画创作、游戏动漫开发、新媒体运营、自媒体电商等新兴产业人才缺口,争取建设2—3个在全省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和3—5个特色专业,推动三门峡黄金工业学校升格为三门峡黄金学院(大学)。
做大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引入龙头机构开展企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资格考试培训等。结合当地优势,发展体育培训、摄影培训等特色化培训。以职教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形成产业支撑。抢抓在线教育市场机遇,利用大数据、在线平台等形式柔性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现代金融业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智慧金融,优化市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建好市金融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发挥金融服务窗口、金融消费超市、银企对接平台、企业培育阵地作用。加快推广第二代支付系统,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推动网络投融资、债券、理财、众筹及金融资产交易等金融产品创新。扩大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提升在电子政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缴费等领域服务能力。
培育引进多层次多领域金融机构。着力引进股份制银行机构来三门峡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入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形态。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及各类保险公司来三门峡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新的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建强地方金融体系。构建以投资集团、基金公司、农商行、金融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四大金融支柱,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支持陕州区和湖滨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成立市级农村商业银行。推动辖区内融资担保公司整合重组,增设相关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培育有实力、有特色的大型融资担保集团。
加强企业融资服务。强化“主办银行”制度,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技贷”“创业贷”,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施“小微企业(股权和财务制度)规范、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规上企业上市”三大计划,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服务和支持,加大对企业上市挂牌的服务和扶持奖励力度。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着力发展普惠金融,以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为基础,扩大贷款投放对象,实现“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加快推进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整村授信工作。
——商务服务产业
提升中介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咨询调查、劳务技能培训、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中介服务业,引导会计、法律、管理咨询、评估认证、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向市商务中心区集聚,着力培养具有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公信力的大型事务所、中介法人机构。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以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商务楼宇为载体,支持市域大中型企业在市商务中心区设立总部;争取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在市商务中心区设立地区性总部或营销、采购、财务、投资等功能性总部,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商务服务中心。
推进会展业创新发展。逐步提高“一节一会”“一节一展”“食用菌展”“大河车展”等办会质量和水平,扩大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大众性、消费性商品展销会,形成区域性消费购物中心。大力引入专业展会,加快出台促进会展经济发展的奖励补贴政策和考核办法,吸引外地企业、培训机构、商业协会在三门峡市举办年会、研学旅游、研讨培训等会议活动,形成“一产业一品牌、一园区一平台”的会展发展格局,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会展中心城市,建设“天鹅城”特色会展基地。
——摄影文化产业
挖掘活化函谷关、地坑院、三门峡大坝、特色农业、甘山红叶、卢氏山水等独特摄影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白天鹅、红腹锦鸡等自然生态和豫西民俗、民风、民居摄影创作研修基地,全面提升三门峡摄影文化品牌。办好中国摄影艺术节、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积极利用场馆举办高层次主题影展,增强提升中国摄影艺术馆的功能。争取国内外高层次的摄影文化展在三门峡举办,开展体现三门峡特色的城市摄影展,形成浓厚的摄影文化氛围。积极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协会组织合作交流,加强培育和引进摄影人才、资源、产业,在办好中国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积极创办全国首家专门的摄影艺术学院,打造中国摄影艺术人才高地。加快推动“摄影+”发展,推动与5G、大数据等深度融合,建设好集“产学研游展”为一体的中国摄影文化城。
——体育休闲产业
打造精品赛事。持续办好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河、三门峡沿黄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品牌活动,做大做强三门峡黄河国际马拉松、天鹅女子马拉松赛,打造知名品牌赛事。加强与国家、省级各类体育协会、专业赛事机构和知名公司合作,积极承办国际国内知名体育赛事,集聚城市人气,繁荣赛事经济。依托百里黄河生态廊道,谋划“游、跑、骑、行”沿黄体育赛事,形成“一地一品”区域赛事格局,打造三门峡体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做优健身休闲。完善健身休闲运动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场地设施建设。坚持“部门协同、品牌引领、全民参与”,面向不同人群举办丰富多彩、覆盖面广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国家、省级群众性体育展示活动。丰富健身休闲运动项目,促进冰雪运动发展,推动“互联网+健身休闲”发展,开展线上线下健身赛事活动,形成健身休闲产业新生态圈。
促进体育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发展体育策划咨询、体育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运动休闲、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培训等,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引导居民培育体育健身观念,形成体育消费习惯。
——技术服务业
打造共享生产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全国客户资源,重点面向洛阳、西安等地区汽车、机械等终端客户,加强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管理,推进体验互动、在线设计等,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
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黄金贵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箔质检中心、有色金属质量科学研究所等金属矿产及相关工业品检验检测平台,服务工业和贸易发展。加快发展环境污染物检测,服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黄河生态环境治理等需求。建设三门峡高新区量仪产业共享服务平台,设备、技术成果与全市量仪企业共享共用,加速量仪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作用。
发展车后市场服务。以骏通公司、戴卡轮毂、速达公司等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引入头部汽车零部件企业和科研人才,打造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向汽车、专用车、特种车后市场服务发展。以西安、洛阳、郑州为主要服务对象,发展2B端汽车维修、零部件销售服务等。
第四章 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赋能融合”行动,建设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场景,推进工业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转型。
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面向交通运输、会展、金融等行业,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深化行业应用,推动智能物流、智慧交通、数字金融等领域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聚焦旅游、健康、养老、教育、餐饮、娱乐等领域,做大“流量经济”“线上经济”,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数字化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5G典型应用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
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广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与种植业、畜牧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加快以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深化农业产销智慧对接。
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产业领域,立足全市工业优势产业链,拓展应用场景,探索行业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实施大数据产业“龙头引领”行动,加快建设市大数据产业园,支持三门峡崤云信息服务公司等本地信息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引进数字经济“专项冠军”企业。加快以算法算力为核心的服务软件创新研发,建设云计算服务产业集群。推进陕州区卫星产业园项目建设,支持卫星数据等应用推广。配套完善政策体系,完善扶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创新数字治理模式,探索建立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化治理创新体系;完善大数据安全体系,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十四五”时期,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数字城市。
专栏5: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程 |
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北京中科芯时代集成电路与新材料应用产业示范园区、灵宝宝鑫电子年产4万吨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骏通车辆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平台、河南金渠银通5G新材料—陶瓷介质滤波器用银粉、中科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戴卡轮毂5G智慧云示范工厂等项目建设。 |
第四篇 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
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工作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四水同治”,以“黄河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系统、黄河涵养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系统,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推动我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加快黄河安澜绿色屏障建设
第一节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优化黄河流域治理理念。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根本方针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以强化黄河入豫三门峡段生态保护为落脚点,从黄河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争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市。
实施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工程。按照“一轴四线多片区”总体布局,推进集防护安全、生态涵养、湿地修复、水土保持、乡村振兴、文旅休闲、区域联系等功能为一体的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统筹推进湿地保护、退耕还湿、湿地生态补水等举措,持续巩固湿地整治效果,继续加大违规建设整改力度,加强白天鹅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与重建,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白天鹅营造更适宜的栖息环境,持续扮靓三门峡城市名片。
推进千里城市绿廊建设工程。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大力推行“林长制”为契机,着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在主要交通干道和河流水系,建设集生态防护、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千里绿廊。加快森林乡村、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靓丽工程,全力打造国土绿化、美化先进市和样板市,使三门峡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开展万亩矿山修复工程。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根据环境评价报告等相关设计内容与批复要求,按照“谁开采、谁保护、边开采、边治理”原则开展生态修复,“一矿一策”制定整治措施,推进矿山科学开发利用。以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黄矿区等为重点,开展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创建,深入开展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绿色矿山分类指导,支持在产大中型露天矿山和地下开采矿山建成绿色矿山,督促小型露天矿山和地下开采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生产。健全山体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监督机制,推动山体立法,在全市范围推行“山长制”。
推进亿吨淤积泥沙综合利用工程。完善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加强与上游水库联合调度,增强径流调节和洪水泥沙控制能力,加快推进黄河污染治理。减少存量,以三门峡库区库容恢复为突破口,实施三门峡水库、窄口水库清淤等工程,通过持续清淤,开展淤积泥沙综合利用,打造黄河清淤全国试点城市。遏制增量,通过源头治理和综合利用,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污染程度,遏制进入黄河的泥沙和污染物,确保境内汇入黄河的18条主要支流“清水入黄”。
统筹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黄土台塬治理、滩区综合治理和薄弱地段提升,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作用,治理加固三门峡水库库区高风险地段,研究三门峡水库降低水位运行后滩地合理利用办法,创建黄河水利示范工程,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控导工程、护岸工程,确保河道畅通、黄河安澜。开展三门峡黄河支流治理试点,推进黄河支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力度,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工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对三门峡市的76条山洪沟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拦洪坝181座,新建护岸、截洪沟、排洪渠、清淤疏浚等工程。在山丘区运用现代化技术强化对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等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积极对接“智慧黄河”建设,打造综合数字化灾害预警监测平台,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预案预警发布、安全转移等救援体系建设,建设三门峡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加强区域联动,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健全区域协作沟通机制,推动在晋陕豫毗邻地区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一体化示范区。合作开展“携手保护母亲河”等综合治理工程,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努力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二章 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加强大气污染事前预防。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六控”措施,继续打好煤炭消费减量、柴油货车治理、秋冬污染防治等专项战役,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矿产、建材等产能压减力度,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和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关停退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科学控制煤炭消费,推广实施余热等居民清洁取暖,发展绿色交通,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车路油协同管控、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新能源汽车等工作。
推进大气污染事后治理。铁心铁面铁腕治理“三散”,持续深化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污染等综合治理,加强PM2.5与臭氧协调控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推动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确保让三门峡市民呼吸到最好的空气。健全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实行企业绩效分级管控,加强应急联动,严格执法监管,确保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取得实效。
修复水源涵养区生态。实施重点江河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开展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境内流入黄河的18条主要支流进行生态提升,开展坡耕地改造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十四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推进河道生态用水补给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
深化水污染治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推行“一河一策”精准治污,形成水清安澜局面。确保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市地表水质量Ⅲ类以上水体比例达到省定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争取让三门峡市民喝上一类水。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涉水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加强城市河流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和清淤疏浚、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严格黄河流域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禁止在干流和主要支流沿岸规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
优化治水监测管理机制。完善黄河三门峡段干支流功能区—控制单元体系,落实弘农涧河等重要支流的国控省控监测断面管控责任。推动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和敏感区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和污染防控重点监测管理。严格监管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分类施策。积极防范水环境风险,针对涧河、弘农涧河等重点河流,查找薄弱环节,完善治理措施,全面保障我市水环境安全。
建立污染源监管清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管理,打造一批土壤污染治理试点。针对土壤污染源底数不清现状,分步分类开展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企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历史遗留尾矿库、历史遗留含重金属废渣、停用和已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等排查活动,结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多来源企业信息,摸清各类污染底数,建立台账,形成监管清单。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推进重金属、大宗固废、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源污染防治,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构建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的处置体系。分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通过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等措施严格保护;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开展治理与修复、农艺调控和替代种植等安全利用举措;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划为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
推进受污土地安全利用。做好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受污染耕地风险防控和安全利用,完成可食用农产品禁产区划分,安全利用工业固废等,完善土壤污染风险防控,争取实现全市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第三章 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
健全城市用水规划和节水管理。坚持“节水优先”治水思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推行水效“领跑者”制度。按照用水指标,做好城区内的水量分配和节约用水。完善用水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卫星遥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江河湖库水网监控体系。
持续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用水工艺改造提升,加强重点行业节水化生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加大电力、铝业等高耗水行业的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提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执行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打造节水型工厂。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促进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打造节水型园区。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发展高效旱作农业,加快旱作梯田建设,扩大低耗水、高耐旱作物种植比例,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滴灌、管灌、防渗等节水灌溉方式,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节水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推进完成窄口灌区及6个重点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配套工程,实施田间节水项目,规划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通过农业节水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提升非常规水利用率。大力推进再生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用于工业生产、园林绿化、道路洒水、生态补水等,加快实现优水优用、分类供水。完善雨洪水利用设施,加强矿井水资源利用。
深入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进城市节水工作,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积极推动节水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活动,弘扬全民节水意识,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第四章 形成绿色生活生产模式
推行绿色生产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从源头减少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建设一批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实行“防、治、建、聚”并举,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对环境承载力较弱及市区内已建重污染企业实施分区域、分类搬迁改造。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行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刚性目标,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科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重点领域低碳技术研发,推进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引导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工程等试点。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扩大风电、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探索推进氢能绿色开发利用。
推动农业绿色化升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规模化养殖+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综合产业模式。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升级。以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为支撑,开展工业减污等绿色行动,构建“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的综合性功能。推进绿色矿山、清洁冶炼企业建设,以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过程“零排放”以及累积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推动化工等行业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落实煤炭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鼓励服务业绿色化升级。建立绿色旅游产业标准体系,推行绿色旅游产品认证,加强旅游垃圾管理,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打造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提高运力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手段在车辆、仓库、设备等方面发展物流共享新模式,利用新能源汽车、绿色包装等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产业发展原则。将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作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根本手段。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绿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深挖绿色经济增长点。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用途管制要求,科学合理实施产业布局,严禁侵占林地、水域、湿地及水源保护地等生态用地,构筑好绿色承接的底线,破除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制约,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环境污染。
着力打造绿色产业。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等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绿色服务产业,推进固废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和生态修复等环保工程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积极引导新建危废集中处置、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项目向静脉产业园集中布局。优化能源开发布局,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带动三门峡绿色循环发展。
倡导简约低碳生活理念。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弘扬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教育进课堂,创办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户外实践活动,培育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志愿者群体。
加强绿色生活政策引导。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快递塑料包等,分类分区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使用环保布袋、可降解购物袋等替代性解决方案。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多措并举推行绿色商品。推广产品绿色标识,引导设立线上与线下的节能超市、绿色产品销售专区等绿色产品销售平台。实行强制和奖励相结合的绿色消费政策,落实政府部门对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与强制采购制度,提升政府绿色采购规模;通过消费补贴、税收优惠、绿色积分、降低利息等方式,大力推广新能源、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家电等绿色商品,提升能效标识二级以上的冰箱等家电市场规模,构筑节能环保型消费市场。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突出循环经济“三国六省”平台建设,即渑池县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渑池县国家级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绿色产业发展基地、义马市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工程、陕州区静脉产业园、灵宝市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工程、渑池县园区绿色改造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改造基地和卢氏县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形成产业链条横向耦合、纵向延伸的循环经济发展平台,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提升固废综合处理能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全市工业固废、城市固废整合处置,废气废水整合处置,实施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三门峡固体废弃物管理数据库,加强信息化安全监控管理,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完善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机制,补齐城市、乡镇、农村等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短板。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地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环境管理、节约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范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交通、建筑节能标准等地方行业标准。形成产业结构、生态空间和总量控制“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模式,健全环境准入、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基于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农村、湖泊、林地等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区定位分别设置考核目标,明确全市禁止和限制建设的产业门类和空间区域,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土地产出、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等要求。梳理调整现行法规规章中不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条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等绿色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健全反馈机制、重大事项行政决策生态环保风险评估制度、听证会制度和重大决策专家论证、群众评议制度等决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价格和收费政策、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绿色经济政策。强化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升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类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和权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和年度评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推行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完善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机制,制定专项奖励办法,对绿色发展的重点科技项目建设给予奖励与补偿。
完善用能排放交易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核查制度,积极推动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的企业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健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水、电、气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行污染排放交易制度,推行全覆盖的固定污染源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体现环境损害成本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
深化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健全生态跨区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共治相结合,构建区域联防联控体系、污染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污染天气信息管理平台,出台切实有效的区域联合应急管控措施,提升治理效果。推进跨区域绿色发展经验交流,支持各区域创新实践与探索,打造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县、低碳示范城市、低碳社会、生态治理试点、生态金融试点、生态教育示范基地、生态特色小镇等典型案例,及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在区域内大力推广。
专栏6:黄河流域(三门峡段)生态保护重点工程 |
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工程:推进实施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开展黄河滩涂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工程;完善和恢复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建立智能管理系统,新建湿地科普研学基地。 千里城市绿廊建设工程:重点围绕主要交通干道及河流水系,实施沿交通干线和美丽河湖生态廊道工程;实施南山北岭城郊大环境绿化项目;加快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生态修复、水土涵养林、国家储备林等建设。 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河南省黄河中游右岸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三门峡段),实施水生态保护治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矿山生态修复、管护养护等5类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崤山地区、小秦岭地区、洛河上游等综合治理工程区工程3个。 黄河安澜工程:推进黄河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治理工程;实施控导工程新续建及加高加固、防护坝建设等工程;推进实施三门峡水库库容恢复及泥沙资源利用及窄口水库清淤工程。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三门峡库区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三门峡市清洁小流域项目、三门峡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灵宝市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项目、弘农涧河生态调水及六河生态修复工程等18条入黄主要支流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卢氏)生态保护项目、沿黄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项目、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山洪沟治理项目及山洪灾害防御体系项目建设。 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工程:以渑池县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为抓手,重点实施冶金渣(赤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弃料(建筑垃圾)等5类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以有色金属和特色装备制造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基础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环境产业项目,推进建设三门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基地。积极探索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工程、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试点企业等基地或企业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推进渑池县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园区建设,实施赤泥、铝灰等危废,工业废水,建筑垃圾,废气等多领域的“赤泥(固废)+铝灰(危废)”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元化危险废物、“脱硫除尘+尾气利用供暖”等多种处置模式为基础,规范“政府+第三方+企业”的合作关系,探索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推进静脉产业基地工程建设,实施绿闽环保危废综合处置中心等项目;建设三门峡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三门峡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 |
第五章 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
挖掘早期中国历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启动三门峡记忆工程,系统梳理三门峡历史文化格局,提炼三门峡城市文化名片,凝聚精神内核。深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高水平保护利用仰韶村、庙底沟、北阳平遗址群、崤函古道、不召寨、陕州故城、鸿庆寺石窟、虢国墓地等重要遗址;规划建设中流砥柱博物馆,传承中流砥柱精神;提高革命遗址、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水平,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门峡段);挖掘基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仰韶文明等文化研究,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名录保护体系,力争我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再上一个台阶。
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5A级以上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高等级博物馆等建设。推进实施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建设,整合同类文化资源,全方位展示“早期中国文明长廊”,擦亮“华之根、夏之源”中华根亲文化品牌,建设全国大遗址保护创新示范区。办好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双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推进仰韶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非遗展示馆(厅)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打造浸入式文化节庆活动、体验式文化休闲场所等符合现代消费形式的文化产品,以创新产品承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资源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