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公报文件库 > 2021年 > 第5号(总第184号) > 正文

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7-9篇)

发布时间:2021-06-15 08:15    文章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第七篇  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扩大优质产品服务供给,捕捉和创造更多市场需求,打通关键堵点,拓宽更广流通空间,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我市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探索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门峡路径。


 第一章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第一节  聚焦重点投资方向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稳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实施,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变革方向,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滚动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抓好产业项目,重点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充(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大县城公共设施完善升级、城市更新等新型城镇化工程投入,加快补齐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短板。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谋划战略性投资新领域,扎实推进以335工程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延链补链,扩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链投资,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投资稳增长,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激发多元主体活力

 

丰富投资主体,加快形成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多元格局,扩大投资规模稳定增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优化政府投资安排方式,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和国有资本导向作用,按照市场化要求科学界定投资范围,加强技术、人力等高级要素投入,积极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形成良性投资循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拓展民间投资空间,推动经营性领域全面向市场放开,建立健全市场化合理回报机制,推行股权、融资租赁等融资手段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促进家政、康养、托育、文旅、培训、体育等服务提质扩容。构建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和亩均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工程承包+融资(EPC+F)模式,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审查,推进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吸引外投资,依托优势和高增长产业开展宣传对接活动,实现投资多元,形成可持续增长格局。

 

第三节  健全投资管理机制

 

保证投资与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加强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支撑区、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双创等重大发展目标相衔接,注重与三门峡十四五发展定位、目标与任务相衔接,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保证精准投资、一张蓝图。

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评估论证。加强前瞻研究和规划培育,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对项目建设必要性、投资规模、项目内容、建设工期、环境影响、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保证重大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对我市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起到显著带动作用。完善项目谋划、储备推进机制,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优质高效项目集中。

有序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项目协作机制,分类推进项目实施。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机制,通过将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加快办结前期审批手续、落实简化工程项目报建手续等方式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优化投资监督与考核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把控投资概算、建设工期、落实资金等要求;强化对投资项目的全流程监管,加强源头风险管理。加强考核,明确各部门权责划分,将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执行情况作为项目考核的主要内容和下年度支持部门、行业项目审批实施的重要依据,严格实施透明化管理。


 第二章  全力拓展消费需求


第一节  打造现代商业载体

 

坚持统筹规划商业载体。统筹推进都市型、社区型、地区型等不同能级商业综合体科学布局、有序发展,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和旅游等专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万达广场、嘉亿城市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为代表的核心商圈,完善商业格局,培育形成强大内需市场。

打造爆点级商业综合体。充分发挥三门峡毗邻洛阳、西安两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紧抓新零售变革风潮,打造中西部地区首个集合主题游乐、奥特莱斯、休闲度假、免税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超级商业综合体,争取吸引周边大城市反向流入三门峡消费购物。

推进特色街区建设。着力补齐我市缺乏商业步行街短板,依托万达商圈等已有商业街区,加强招商引资,挖掘活化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新兴文化和商业热点有机结合,鼓励品牌连锁经营,打造一批特点鲜明、国内知名的文化、时尚、科技、美食等特色商业街区,丰富优质消费品供给。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推荐申报2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及2个品牌消费集聚区。

大力推进社区商业建设。推进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推动大文娱、大健康等产业集聚和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满足商业、餐饮、美容美发、家政、快修、老年人日间照料等基本生活服务需求的便民服务中心。优化便利店网点布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争取形成本地特色便利店品牌。加大招引力度,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市品牌连锁便利店年均增长20%。

支持传统场馆现代化转型升级。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闲置工厂、体育场馆等向体验型娱乐中心、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等创新消费载体转变,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发展。鼓励有条件地方充分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闲文体专区等常态化消费场所,组织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

 

第二节  培育新兴消费业态

 

捕捉新消费需求。抓住我国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加强与市场研究机构对接,利用大数据捕捉新需求,深刻掌握消费者需求特点和消费趋势,从商业载体、业态、消费环境等领域全方位提升供给针对性水平。敏锐捕捉新需求,推进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及时掌握新消费需求,发挥我市特色优势抢先布局。

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推动传统零售、传统服务和渠道电商资源整合与升级,引导电商平台促进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加快建设智慧商超、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和智慧体验馆,大力发展数字家庭、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等消费新模式。加快发展电商网红经济,推进数字化直播销售等消费新模式,大力招引优质直播平台、网红达人等,推进布局网红打卡商业载体。

活跃夜经济。支持大张商圈、万达商圈、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城市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完善消费配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高标准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推动夜经济发展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街区改造提升计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重点培育秦人码头等夜经济试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10个夜间特色消费集聚区。

 

第三节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多措并举降低消费成本。探索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政策,发行更大规模、更高频率、覆盖更广泛领域的消费券,进一步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探索实施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鼓励发行文化和旅游消费联名银行卡并给予特惠商户折扣、消费分期等用户权益。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信贷业务,以规范发展为前提创新消费信贷抵质押模式,开发不同首付比例、期限和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

提升消费便捷程度。推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银行卡使用便捷度,推广移动互联网新兴支付方式。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依托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引导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在具备条件且用户需求较强的地方,优先部署5G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科学规划线路、站点设置,提供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提升消费服务能力。加强监管,强化商品高品质、安全性和市场有序性的综合治理体系,健全服务消费促进政策和维权机制,加快建设消费信用体系和追溯体系,推进315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设,深入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培育浓厚消费氛围。围绕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举办年货节、文化节、庙会、啤酒节、美食节等主题购物节会,做到无节造节、有节造势”“月月有活动、每季有节会,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


 第三章  服务国家融入国际循环


第一节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发挥我市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开采、加工及装备制造的整体优势,积极融入国际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根据具体需求开展投资,推动汽车及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产业承接。有序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稳妥推动对外劳务合作。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科技、旅游等领域合作,以中乌(三门峡)科技创新研究院为依托推动中乌合作创新园等项目实施。

 

第二节  实现高水平走出去和引进来

 

提升本地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三门峡本土跨国企业,创新外贸发展方式,推动装备、技术、管理、标准、服务走出去,推进优势制造企业开展境外布局和境外技术、资源、能源投资合作;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强法律、政策和金融支持,推动资本联合出海;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推动一般性投资贸易合作向标准、品牌、研发设计、国际营销等领域拓展。推行高质量引进来,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落实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强涉外风险防范,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完善对境外投资和外商投资的服务监督,强化涉外企业法律法规意识和抗风险能力,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力争到十四五末,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服务贸易占比达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以上。

 

第三节  强化国际化通道建设

 

着力构建陆路、航空、陆海等综合运输传输通道,延伸中欧班列到我市,以铁路列车加挂方式,衔接中欧(郑州)班列、中欧(西安)班列、中欧(太原)班列、洛阳中亚班列,利用中欧(亚)班列多头出关的优势,打通三门峡铁路国际通道,扩宽我市国际物流格局,推动产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打造三门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对项目进行专项补贴,参照郑欧班列与西安班列的市场价格差,对延伸段进行补贴,前期通过政府补贴培育市场,制定退坡机制,政府补贴逐步退出,后期依靠市场化运营。打通三门峡陆海联运等国际物流多式联运通道,利用陇海铁路、三洋铁路,依托内陆无水港,开通三门峡至连云港、青岛港、洋口港的铁水联运体系,积极融入陇海主轴通关一体化,实现三门峡属地报关、通关业务;建立三门峡内陆港口生态圈,加大与山东等港口的合作力度,打造三门峡内陆港。


 第八篇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原则,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为我市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落实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要求,统筹推进行政、经济、社会等重点领域和质量、效率、动力等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创新开放模式,通过融入国家大战略、建设省际大枢纽、构筑开放大平台,打造内陆特色化开放新高地。


 第一章  建立改革发展新体制


第一节  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着力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重要功能,优化增量投向,有序调整存量结构,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逐步退出优势不突出的领域。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收益功能。

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整合国资国企,将业务相关、资产同质企业通过股权合并整合、资产和债务置换等形式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旗舰型企业,探索将市投资集团、市国资公司打造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做大做强一批产业类公司,构建分工有序的国资国企新格局。引入领先企业,积极对接500强、央企、省企等大型企业,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员工持股试点,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优化国企管理体制,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加快推进脱钩改制、分类管理等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与激励机制;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充分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和统一代码体系,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电力、电信、铁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竞争性业务,放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市场准入,持续清理影响市场准入的显性和隐性壁垒。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和审查主体责任,推行第三方审查和评估;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举报绿色通道和及时处理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

 

第二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现行政权力进目录、目录之外无权力,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非行政许可事项,推进跨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联动办理,推进不见面审批,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提升办事效率。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强化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夯实基层基础,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行政级别,构建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能体系。

完善现代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项目库建设,大力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完善财政中期规划编制。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稳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大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度,扩大公开内容和渠道。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分领域改革,推动市与县(市、区)财权事权相匹配。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化金融结构,推进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长期资金融资机制;构建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合理分工、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结构,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监管透明化和法治化水平,落实好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三节  加快推动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推进因材施教、协同育人。深化教育管理评价改革,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满足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优化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机制,建立民办教育质量监测评估、风险防控和退出机制。探索开展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鼓励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洛阳都市圈其他城市在建立教育会商制度、教联体、在线教育、评价评估等方面先行先试。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规范和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深化三门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破除逐利机制,协调推进考核评价、人事薪酬等改革。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探索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发挥互联网汇聚技术、人才、管理和监督作用,吸引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生产体制机制,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优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鼓励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

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强化体育产业科技化改革,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运动手环互联网+等手段,提升体育运动科技化水平,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企业和赛事品牌。推动体育与教育、医疗、旅游、信息技术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和管理机制,培育业务和道德水平过硬的运动员。推动基础业余训练进学校,支持中小学建立各类体育俱乐部,健全体教共管的业余训练新体系。


 第二章  打造开放经济新特色


第一节  打造特色开放平台

 

积极创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门峡开放创新联动区。针对铜精矿、航空铝型材、整车、汽车零部件、苹果、食用菌等主要进出口产品,探索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索推动减少跨境服务贸易下跨境支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三种模式的准入限制,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实现服务贸易对外出口。鼓励企业创立品牌、收购品牌,开展商标、专利和国外注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际矿石保税场所等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三门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申建工作,后续争取申建综合保税区,进一步促进本地企业原材料进口,发展加工贸易,努力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铜精矿、铝制品、食用菌、浓缩果汁、苹果等产品仓储、交易中心。争取试点开展内陆进口铜精矿混矿业务,创建国家级铜箔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及研发中心,打造铜箔国家标准。

加快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规模,优化产业园企业和项目构成,谋划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高端峰会,努力申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力争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前列。

推进其他特色开放平台建设。完善综合性通关平台服务体系,加强与港口、航空、铁路等口岸全方位合作。围绕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引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全省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建设和全省陆港一核多极联动发展体系,申建离岸港口。支持本专科院校设立对外开放相关专业。加快国家级开发区等开放载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香菇出口基地。

 

第二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通过系列综合性和专项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对接西安、郑州、洛阳都市圈,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内陆特色化开放新高地,共建共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

健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跨区域协作沟通机制。以联席会议为基础,参照长三角等地区领先经验,研究设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合作机制,统筹制定区域内协同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推进合作治水等重大事项。决策层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审议和决策区域重大发展事项;协调层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推进区域重大合作事项;执行层对重点专题实行地方政府间平等磋商、制度合作,推动区域内行业协会互动交流,不断完善政府间合作体制机制。

加强区域合作互通。大力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共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产业承接和产业链有序分工、合力共建,开设行业协会,探索构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跨境电商+数字经济+多式运输合作新模式,着力拓展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物流加工、金融支付、商品认证、人才培育等功能,合作共建商贸型、仓储加工型飞地经济园区,形成国际影响合力。降低跨行政区金融交易成本,支持建立协同的投融资机制,推动三地产权市场融合发展。推动完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立区域一体化政务服务联动机制,完善区域优质教育、卫生医疗、人才、旅游等资源共享机制,健全质量监督、食品药品安全、旅游市场等一体化监管机制。深化灵宝永济潼关芮城等次区域合作,构建次区域合作经济圈。

加强与大城市群合作。发挥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完善功能平台,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合作,全面参与中原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分工合作,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第三节  创新招商模式引领转型

 

编制产业和地区两维度招商图谱。坚持精准招商与延链补链相结合,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与实效。顺应双循环新格局、新要求,结合我市产业特色,以规划为基础,绘制重点招引产业图谱和企业地区分布图谱,明确三门峡具备招商可能性的产业细分领域并梳理该领域的重点企业及其地区分布,形成潜在项目库,持续推动后续精准招商。

分类制定重点产业招商政策。在重点产业领域,针对不同产业特性,结合三门峡自身优势,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有强大吸引力的招商政策,通过土地供应、场所提供、资本扶持、融资支持、人才配套等方式招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潜力领域优质企业。

创新招商方式。紧抓产业转移机遇,发挥深圳、上海等重点地区联络中心招商作用,集日常联络、活动举办、产业展厅等功能为一体,把握时机积极对接了解产业转移企业需求,争取转移产业落户三门峡。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大基金招商、做实园区招商、做优以商招商、做精专业招商,通过企业并购、发展飞地经济等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针对重点产业分类制定精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相关政策。推动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设立三门峡飞地科创园。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招商引资项目突破5000亿元。

制定严格招商后续考核监管制度。对享受优惠政策的招引企业,设定包含亩均产出和税收、就业带动、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监管评价体系,制定完善签约项目跟踪落地机制和招商后续考核监管制度,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招商项目全周期服务与监管,推进项目落地,对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额外的激励,对表现不佳的企业按事先约定撤销优惠。

 

第四节  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

 

持续深化三门峡与友好城市的国际合作和友城交流,进一步提升友好城市数量,积极打造城市多边合作交流网络。加强与国外华人华侨的广泛联谊、密切联系和常态来往,促进科技服务、文体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农业等多领域开放交流合作,推进文化年、艺术节、摄影节等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和团队。加强与境外高校、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与境外高校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共同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度挖掘我市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推动我市文化走出去。强化对外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交流,通过托管经营、远程诊疗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卫生合作。支持民间社会团体开展对外交流。


 第三章  构筑营商环境新优势


第一节  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一企业登记业务规范,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共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持续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专项行动,着力帮助民营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快转型创新健康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各种所有制的融资成本。

 

第二节  打造规范便利的政务环境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流程和办事指南,实行行政许可清单管理制度,适时调整行政许可清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

实现一网通办。完善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整合政务信息,精简审批要件,实行相关审批在线并联办理,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全面推行法人一证通,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后续税务、社保等开办企业事项。精简办税资料和流程,推广使用电子发票,逐步实现全程网上办税。

推行一窗通办。加强部门协作,实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优化简化通关流程,降低通关成本,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口岸和跨境贸易业务统一办理。

积极解决企业经营的重点问题。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通过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探索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次区域合作等多种途径,降低企业电价成本,解决我市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重点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节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提升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质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法公开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等信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推进文明执法。

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产权保护制度改革,切实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探索建立有效征集企业意见、推动政策落实的机制平台,构建企业维权绿色通道,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推进政府部门依法办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推行执法公示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逐步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步提升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水平。

 

第四节  构筑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

 

贯彻落实《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完善配套制度措施,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司法公信建设。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三门峡门户网站功能,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和共享,扩大信用信息记录查询应用范围。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发挥行业信用评价作用,为分级分类监管提供基础,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失信行为认定、信用修复等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市场主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应用,以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全面提升市场主体信用资质,推进以信易贷”“信易批等为重点的信易+产品与服务应用落地,推动信用建设惠民便企。


 第九篇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一章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一节  巩固粮食生产安全

 

坚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推行田长制,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耕地稳定在260.84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54.71万亩,切实担起105万亩两区管护责任,引导种植目标作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统筹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和收益调节分配。以闲置土地清理为重点盘活存量,以高标准旱作梯田建设为抓手开源增量,坚持耕地面积总体稳定。

提升耕地质量。牢固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理念,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优先在两区、基本农田划定范围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肥力,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优质良田,实施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大力推广湖滨区沿黄国土综合整治经验,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退化耕地综合治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污染耕地阻控修复。

 

第二节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三农工作的首位,继续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紧紧扭住种子和耕地这两个要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培育、筛选特色种子资源。持续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优种植结构,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争取统贷统还资金建设万亩绿色农田,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产量稳定在5亿公斤,不断筑牢粮食供给保障的基本盘。落实推进大粮仓迈向大餐桌工程,推广绿色种植和收储技术,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和粮油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全市粮食储备、流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完善粮食管理体制,发挥价格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运行平稳。

 

第三节  加强农业生产服务能力建设

 

强化装备支撑,大力引进果树农机等特异化农业机械;提高农药、新型肥料质量保障;强化气象为农服务支撑保障,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提升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市的监测预警体系和疫情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加强病虫害及动物疫病统防统治。要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农村信贷支持,推动特色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以河南省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带动,推广乡村产业保险+期货模式,拓宽乡村振兴投入渠道。推动基层农技站等服务部门转型发展,打造一批为农民服务的综合平台和载体;引导邮政、供销等骨干流通企业发挥网络全、覆盖广的优势,开拓创新为农服务新业务。


 第二章  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第一节  发展三门峡特色农业

 

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调结构、建基地、育品牌、兴主体、增收入,不断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20条以上全景式沟域经济示范带,打好高山特色名片,建好黄金苹果带、万亩高山蔬菜产业带,打造全省优质核心产区。培育百亿级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建设全省最大的林下香菇和羊肚菌生产基地;以卢氏连翘、渑池丹参为重点,建立国内有影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抓好生猪复养增养稳产保供项目建设,切实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实现奶业全面振兴为目标,打造三门峡特色奶业品牌。巩固全国核心烟区地位,着力打造全省生态、有机、特色烟叶标准化生产样板,构建生态特色烟叶生产基地。依托我市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提升特色农业集群整体效益。

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行动。建设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态发展格局。

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行动。大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电商品牌,开发、挖掘、培育、打造一批集品质、品牌、品位于一身的拳头产品,把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积极宣传农业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全市农业产业整体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实施促进农产品销售行动。持续开展好创新分享经济新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活动,着力构建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域内循环、市外大循环相结合的双循环新格局。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以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载体,强化标准化生产,做到有标可循、按标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测,推行双随机抽样,提升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覆盖面,把菜篮子产品纳入农产品追溯管理范围;强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探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管理模式,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销售监督检查,加大农兽药残留整治力度,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行动。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进一步引入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强特色农业对农村人才的吸引和保留作用,带动农村整体发展。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依托苹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强化农业与二产的连接,面向食品行业健康化发展需求,推动农业加工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向三产延伸,在农业仓储物流、农产品交易、农业科研等领域发力,建设特色农产品期货交易平台。以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构建适合丘陵山区立体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乡村经济新业态,打造一批优质田园综合体,形成农业旅游网红爆点项目。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着力培育农业转型发展新动能,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新基建,配置5G组网、传感器、无人机等设施,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农业运营平台,依托数字大脑设置农业场景接口。围绕特色产业,在果树、食用菌、旱地作物、中药材等方面开展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强化连翘等具有优势主产区的野生品种驯化,加强对卢氏黑猪卢氏鸡等地方品种的保育选育,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成国家级品种选育基地。强化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实施数字农业提升行动。整合现有农业农村数字资源,消除数字孤岛,实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体系、应用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大数据。制定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实施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工程。


 第三章  打造中原底蕴美丽乡村


第一节  打造美丽乡村人居环境

 

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把专业化、特色化乡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保护好赵沟古村等千年古村资源,制定古村保护目录,保持原有特色风貌,限制大拆大建式古村开发,定期修缮古村落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打造黄河特色乡村民宿等项目,建设一批具有豫西特色的新农村。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实施,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加快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危桥危隧改造等工作,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改建县乡道1000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

实施绿色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秸秆禁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行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提升示范村创建水平,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家园建设。

专栏12:乡村振兴重点建设工程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实施10万亩坡耕地改造,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特色农业强市工程:打造50万亩高山精品苹果产业带、100个以上现代果业示范园、10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推进渑池县30万亩花椒产业基地、卢氏县4亿袋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打造陕州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甘山果香田园综合体、渑池河南庄村田园综合体、陕州区兴湾田园综合体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造54个示范村。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新改建县乡道1000公里,通村公路1500公里,危桥改造1000延米,安保工程2000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集中供水厂、村级供水站、供水管网等。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第二节  强化乡村文化文明建设

 

落实乡村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法治、培育人才、乡风塑造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级干部,健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打造集党建活动、村民休闲、活动举办、游客中心为一体的新时代党建中心,成为乡村活力中心。

打造特色文化乡镇。传承振兴农村优秀民间文化,发掘和传承农村传统手工技艺、饮食习俗,努力打造留住乡愁的精神文化阵地。实施重点乡镇特色文化建设工程,树立特色文化乡镇品牌,创建河南省领先的民间艺术之乡。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更好发挥村规民约褒扬惩戒机制,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加快培育文明乡风,挖掘崤函文化增强城乡底蕴。通过举办科普培训等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第三节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研究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通过村庄搬迁、复垦等形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第四章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脱贫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专项帮扶、行业帮扶、社会帮扶三位一体,多渠道、多途径保障脱贫群众生活、生存和发展利益。完善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持续推进脱贫地区、脱贫乡村、脱贫群众稳定脱贫和致富发展。持续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生态帮扶、金融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水利帮扶、网络帮扶、环境整治帮扶等工作,加大以工代赈投入,扩大实施范围和受益对象,探索建立分配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开展消费帮扶工程,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增强群众内生发展能力,做好脱贫群众稳增收、稳就业、稳致富等工作。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积极推进避险搬迁工程,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持续运行市、县、乡、村四级测和一把手帮扶机制,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和行业部门等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的监测和针对性帮扶,强化孤寡鳏独和残疾等特困群体贫困群体帮扶机制,确保帮扶措施精准,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围绕组织振兴,强化农村党支部和两委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龙头作用。围绕产业振兴,持续抓好脱贫群众脱贫产业保障。持续落实志智行动,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打造一批就业创业平台。积极推进乡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广先进社区和村组一约四会典型经验,促进农村居民平安法治建设,培育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