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三门峡市委员会七届七次会议重点提案答复(之三)
市民政局对政协七届七次会议第61号提案《关于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的答复
答复时间:2022年9月21日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敬老院69所,社会办养老机构75家,拥有机构养老床位1115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64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全市167个社区,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5个,建成率达92.8%,在建12个。全市12个街道,已建成并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家,运营率达66.7%,在建4家。已建成7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目前有3个投入使用。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争取到省级建设资金270万元,9月底前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市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在传统养老体系建设基础上,融合现代科技技术,依托5G城市建设,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平台及全市“1+8+N”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建设“1”个三门峡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与三门峡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无缝对接;推动各县(市、区)建设8个区域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平台,并接入全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N”个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重点面向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厅、智慧养老院、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0户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采取了六个方面的举措。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召开了全市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作推进会等一系列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7月份以来,每周召开一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度会,形成了日报告、周调度、月检查通报的工作机制。同时,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全市重要督查内容、重点民生实事、市政府工作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市委书记刘南昌继续领办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项,并带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长范付中多次听取汇报,并在市政府常务扩大会上,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议题,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楼阳生及省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会议精神,并进行安排部署。市分管副市长庆志英多次深入一线,督促解决相关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建立组织,保障落实
为推进工作落实,我市专门成立了全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刘南昌任组长,市长范付中任第一副组长,市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主管住建、规划、民政工作的副市长等4人任副组长,各县(市、区)委书记、26个相关市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充分保障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政策创制,高标准谋划
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中共三门峡市委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养老服务体系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将不低于55%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对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老人,按照自理老人每人每月100元、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50元、全失能老人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服务补贴。给予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每年20000元运营补贴。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清单”》《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3年)》《三门峡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城镇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从明确任务、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财政补贴等方面,大力支持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同时,将养老工作纳入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编制了《三门峡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目前,该规划完成初稿工作,近期将出台。配合市规划部门,编制了《三门峡市城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
四、大力开展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四同步”。按照《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我们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在全市开展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工作,建立全市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清理摸底排查统计台账。以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湖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对湖滨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列出清单,明确建设责任单位、配合单位、建设时限。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共筛选上报养老项目6个,总投资1.87亿元;谋划储备项目74个,总投资29.6亿元。目前,卢氏县莘城中心养老院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4920万元;争取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省级福彩公益金1600万元。同时,我们抢抓我省纳入国家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的重要历史机遇,上报省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项目24个,拟融资金额6亿元。
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下发了《关于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培训养老护理员1703人,新增养老技能人才331人,新增养老高技能人才54人,分别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548.18%、551.67%、270%,新增备案企业3家。8月9日至11日,在三门峡社会管理学院举办了全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奖项设置政策,评选出16名选手获得奖项。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将养老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在家庭养老方面予以整合,面向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智慧助餐、智慧助医、智慧护理、智慧助行等全方位服务,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确保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政协七届七次会议第64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落地见效的建议》的答复
答复时间:2022年7月13日
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力军,我局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一、持续提高认识凝聚工作合力。今年以来,我市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等全市重大项目的组成部分,市委书记刘南昌、市长范付中多次在全市重要会议上再强调、再部署、再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凝聚合力,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工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重点产业、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训专项,市残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总工会等29家市直部门结合自身行业实际和特点,出台年度工作方案或配套文件,深入挖掘中高职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及各类行业、企业潜力,全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扩大技能人才供给规模,有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二、支持企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指导全市各类企业结合生产发展实际,落实企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研修等措施,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支持企业、中高职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承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以来我市承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个,获得省级奖补资金4000万元,承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其中企业承建3个),获得省级奖补资金60万元,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开展关键工艺攻关、技能研习和创新以及技能传承等方面的带头作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技工院校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的通知》(三人社职建〔2020〕7号),从专业体系、合作途径、师资队伍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创新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有力推进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年初以来,全市技工院校与18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培养技能人才612人、高技能人才408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企业与技工院校“专业共建、人才共育、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目的,真正呈现出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互融通的新局面。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有4家(三门峡带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三门峡分公司、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新培养高技能人才764人。
三、为企业引进高层次技能人才搭建平台。今年以来,为持续巩固提升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先后制定印发《全市人社系统深化企业用工专项行动方案》《三门峡市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着力提升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企业用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二是积极开展“11+N”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努力打造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和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截至6月30日,组织召开大型招聘会3场、专场招聘会6场、网络招聘会24场,参加企业累计1087家,提供就业岗位39071个,达成就业意向13156人。三是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招才引智工作,2019年首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举办以来,我局作为市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工作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参加,并将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先后出台的《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若干意见(试行)》《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办法(暂行)》《三门峡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暂行)》《三门峡市人才平台扶持资助办法(暂行)》等“1+8”人才政策体系文件宣传到企事业单位,人才政策涵盖项目资助、奖励补贴、住房安居、医疗保障、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助力企事业单位引进核心高层次技能人才。四是支持企事业单位和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着力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协调发改、工信、国资委等部门,在技能人才工资分配上指导用人单位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7号)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技术技能的因素,逐步提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有效调动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做好技能人才评先表彰工作,我市每两年组织一届“三门峡市技术能手”评选活动,评选比例重点向企业一线技能人才倾斜,对获得“三门峡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给予每人3000元奖励,对在企业技术岗位上作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优秀技能人才,积极推荐参加“河南省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或“中华技能大奖”评选。对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截至2022年6月,全市获得“三门峡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有199人、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有39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有5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39人。
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成员单位,我局将切实发挥好职能部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有关要求,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精神,继续做好与企业的联络沟通,及时掌握企业各项动态,深化用工服务,积极为企业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以人社高质量服务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政协七届七次会议第65号提案《关于优化完善青龙涧河文化特色商业街区局部方案的提案》的答复
答复时间:2022年8月8日
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局于2021年启动了青龙涧河两岸特色文化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提出了“一带、四区、多节点”的总体结构布局,旨在打造最具活力与魅力的城市客厅和滨水舞台,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活力空间。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陇海铁路桥东西两侧区域位于规划的幸福绿岸乐享区,规划提出通过新增活动场地、亲水平台,植入文化元素等措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临水安全,营造滨水空间文化场景体验。在陇海铁路桥东侧结合新增亲水平台设置休闲垂钓文化区域,西侧通过城市河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景观化、自然化修复,保护水体岸线的生态功能,从而打造河道亮丽风景线,助力城市生态新升级。
二、野鹿桥东侧区域位于规划的田园绿岛野趣区,规划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民乐水安的田园绿岛野趣区,满足群众田园野趣体验需求。经与市涧河管理处对接,可在野鹿桥东侧结合人行跨河桥设置液压坝拦水设施,兼顾跨河慢行需求和水位调节功能,保障安全需求,与整体环境相得益彰。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青龙涧河文化特色商业街区规划方案,并强化与市水利局、市城建集团等部门进行对接,积极做好规划服务工作,助推规划方案高质量、高水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