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三门峡专场主发布词
生态宜居三门峡 (杜杰摄)
刘南昌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河南这十年”,三门峡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的生动实践。首先,我代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三门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特别是以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重要贺信为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三门峡建设新征程。
这十年,三门峡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战略优势更加彰显、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以仰韶文化为标志的文化优势进一步凸显,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亲致重要贺信,“仰韶圣地、花开中国”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重要品牌。黄帝铸鼎祭天,“中国之前的中国”从这里走来。以小秦岭和黄河安澜无害为标志的生态屏障地位进一步凸显。小秦岭治理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典型案例,为呵护“中央水塔”“中华祖脉”作出了贡献。黄河主河道总长206公里、占全省总长的29%,湿地面积占全省的42%,三门峡大坝控制着黄河89%的来水、98%的来沙,水土保持和泥沙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保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关键金属为标志的战略资源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黄金产能占全国的30%,高端铜箔产量占全国的40%,高纯镓产量占全国的27.1%,高纯砷产量占全国的30%,硒、碲、铼、锗、镍、铂、钯、锑、铟、钪、钒、镉等多种稀散金属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事关大国竞争的“战略重器”“换道领跑”的宝贵资源。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作以介绍。
一、现代化三门峡建设的方向路径更加明晰。三门峡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先后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三门峡大坝和“小三线”建设为标志的“一次创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为标志的“二次创业”。进入新时代,我们开启了以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的“三次创业”。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战略目标由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到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根据全国全省发展布局,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节点城市、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撑极。这十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生产总值由4.31万元增加到7.7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7万元增加到2.69万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倍以下,城镇化率提高11.1个百分点、达到58.03%,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着提升。
二、转型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显着。我们牢记总书记“河南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传统支柱产业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提升”等重大要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科技和金融为两翼、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主动减量、防范变量、提高质量“五量并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十年,三门峡一个非常显着的变化,就是产业素质特别是工业产业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突出招大引强,与93家央企、“链主”企业合作项目129个、总投资2100多亿元。引进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公司投资120亿元的国投金城冶金项目,2019年建成以来,连续3年产值分别达到74.2亿元、90.6亿元、121亿元,黄金及伴生金属综合利用技术亚洲领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投资130亿元对中原黄金冶炼厂实施易地改造,企业产值从不足10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50亿元,单体产值亚洲最大。引进宝武集团公司投资120亿元新建宝武铝业,带动铝工业全链条改造升级。引进国机集团公司建设全国最大的PBT生产基地,将引领培育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现代黄金、新材料、煤及煤化工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层次从简单的“采矿挖煤”向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汽车用高端铝型材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2—2016年的年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提升至2017—2021年的年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产业素质的提升,带动了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15年、2016年一度全省垫底,提升至连年稳居全省前列。我们强化创新驱动,滚动实施研发投入强度和高新企业数量“倍增计划”“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行动”,与郑州大学共建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实体化运行,高纯金属砷中试基地即将试车,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10年前的3.3倍,创新平台数量提高到10年前的8.7倍,高新企业数量提高到10年前的8.8倍。我们强劲金融支撑,组建了市投资集团,年融资能力超过300亿元、进入“全国投资企业百强”,市金融服务中心覆盖全市中小微企业超过85%,产业基金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市级农商行挂牌运行。
三、践行“两山”理念更加深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突出位置,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三门峡落地生根。全面打赢“小秦岭生态保卫战”。小秦岭是全国重要的产金地,但历史原因形成的无序开采,造成山体破坏、污水横流等严重环境问题。我们壮士断腕关停坑口1500余个,退出规上企业100余家,以年损失上百亿地区生产总值、转岗10万余人的代价,全面修复小秦岭生态环境,被中宣部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切实加强黄河生态保护。全面推进黄河主河道治理,清理养殖企业333家、渔船463条。加强黄河塌岸塌滩治理,确保黄河安澜。全面开展18条黄河一级支流综合治理,实现全域“清水入黄”。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沿黄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每年来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有1.6万余只、占全国2/3以上,清水黄河、天鹅翩跹、鱼翔浅底,构筑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灵动画卷。系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10万亩矿山修复工程,主要任务已大头落地。推进全域绿色矿山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6家、省级绿色矿山15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建设重点城市。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
四、文化高地建设更加有力。“读懂中国”,从河南开始;“行走河南”,于三门峡驻足。我们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仰韶文化高地。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虢国墓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高水平保护利用仰韶村、庙底沟、西坡等重要遗址,积极融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造“最早中国”长廊。庙底沟博物馆等一批立体化展示、沉浸式参与的现代化展馆建成,“花开中国”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依托仰韶村遗址,“仰韶考古圣地”建设取得显着进展,“仰韶(国际)文化论坛”近期将在我市举办。组织仰韶彩陶等走出国门、吸引国外游客超过千万,进一步提高了仰韶文化感知度、影响力。讲好“黄河故事”。召公“甘棠遗爱”、虢君为王前驱、老子函谷着经、秦赵渑池会盟、杨震弘农立说、姚崇“辅政开元”、曹端公廉修政等影响震古烁今,崤函古道、黄河漕运与阌乡驿、盘豆驿、稠桑驿、甘棠驿等古代驿站贯通“两京”,崤函“诗歌走廊”留下了《诗经·甘棠》等不朽名篇,中流砥柱是黄河之魂、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们推出了《三门峡文化丛书》等一系列工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不断深入。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以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将函谷关景区、天鹅湖旅游度假区、三门峡大坝、地坑院等重点景区“串珠成链”,持续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中国摄影艺术节等品牌节会,推出了曲剧《大山的儿子》、蒲剧《布衣英雄》等优秀剧目,拍摄纪录片《大天鹅》、电影《鹭世界》等精品力作,具象化展示、沉浸式体验黄河文化。先后荣获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和“最美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到10年前的3.5倍。
五、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之初,全市共有贫困群众22.4万人,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16.9%、全省最高,陕州区贫困发生率8.7%、在全省非贫困县中最高。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全省1/4,深度贫困村占全省1/5,是河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我们集全市之智、汇万众之力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2020年年底全市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市共建成15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贫困群众6.5万余人。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全国推广,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全市脱贫户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增长10.1%、工资性收入占比74%。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完善“群众出题目、党委把方向、政府抓落实、各方齐监督”民生实事办理机制,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连年超过70%。投资120亿元的310国道南移工程于2021年建成通车,是“十三五”时期全国投资最大的干线公路项目,与投资60亿元的209国道东迁工程一起,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重载货车穿城而过带来的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新建商务中心区、改造老城区20余平方公里,城市框架拉大了60平方公里。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投资63亿元的职教园区已入住5万人,市、县、乡、村养老机构设施全部达标,以优质矿温泉为品牌的康养基地年接待30万游客疗养度假。2021年全市人均寿命79.3岁、千人医疗床位数8.34张。
六、党建引领的基础保障更加坚实。落实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要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实施“铸魂、健体、强基、固本”党建“四大工程”,开展“效能革命”,大力锤炼党性、改变惯性、治理惰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高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定理想化人、严把标准进人、正确导向用人、精准考核选人、从严监督管人”,圆满完成市、县、乡、村党组织换届,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在经济发展主场、战“疫”战贫一线选拔重用了一批“狮子型”干部、“老黄牛型”干部,倡树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城乡治理,实施农村“三年强基工程”、城市基层党建“两年提升计划”等,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和城市无固定办公场所两个“清零”,村党组织书记月报酬平均达到3346元,“心桥工程”带动矛盾纠纷村本级处置率达到83%,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十年来,崤函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迁、革命性变化,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殷殷嘱托,深入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全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