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三门峡要闻 > 正文

学习“千万工程”,三门峡做对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3-21 08:08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全省第二、历史最高!

  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多项历史突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731.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78.7元,同比增长7.4%,位于全省第一方阵;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6.6万亩,产量14.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特色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超过87%,连翘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食用菌产量全省第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居全省第二位;

  ……

  为什么是三门峡?三门峡做对了什么?

  今年是全省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一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四年。

  为更准确掌握三门峡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况,2月27日至3月2日,笔者赴三门峡开展专题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三门峡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逐项对标对表其中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拿出规律性、针对性、实效性思路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工作全面突破、全面起势的具体成效。

  总结起来,三门峡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通过打好“五张牌”,推动“三农”各项工作均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特色农业牌如何打?”

  打好特色农业牌,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三门峡市素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说,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的生态优势,为三门峡市践行“大食物观”,发展特色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调研的三门峡市的县(市、区),均立足实际,以“大食物观”为指引,依托“高山、绿色、无公害”等环境优势、“沿黄、富氧、矿温泉”等生态优势、“仰韶、老子、地坑院”等文化优势,把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动“小特产”升级“大产业”,率先打造全省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灵宝的苹果,卢氏的食用菌,义马的大樱桃,还有陕州大营镇城村的葡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后地村大枣的……从县到村、从黄河沿岸到山地丘陵、从设施农业到林下经济,特色农业成为三门峡乡村振兴的“标签”、优势和希望所在。

  调研发现,三门峡市在践行“大食物观”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一大关键特色:突出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面向“大食物观”,如果停留在原先简单拼资源、拼投入的老路上,不可持续更不可取,用好工业化思维,在科技赋能、设施提升等领域花心思、下苦功,才是长久之策。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从调研来看,三门峡市是全省践行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

  一方面,三门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制定了科学完备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三门峡市特色农业综合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伏牛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南水北调绿色农业示范带“一区两带”,明确重点打造“药、酒、烟、果、菌、菜”等优势主导产业。

  更为特别的是,三门峡市特色农业顶层设计中,还特别强调四级联动扩规模,强调以特色产业为主导,构建县、乡、村、户四级产业体系,在顶层设计“接天线”的同时,做到了“接地气”。

  另一方面,三门峡市绘制全市层面农业产业链图谱,并指导特色农业发展。从市级统一组织,对果品、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烟叶、畜牧等规模优势产业全面调查摸底,围绕生产、经营、加工等产业链环节,从面积、分布、产品、产量、产值、贮藏、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等13个方面归纳梳理全市特色产业发展谱系,分类制定产业链发展图谱,科学指导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三门峡市同样还从全市层面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行链长负责制,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挂帅产业链链长,核心龙头企业法人任产业链链主,融合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合力推动特色产业扩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黄河牌如何用好叫响?”

  打好黄河牌,擦亮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新名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河南担当、三门峡作为。作为黄河入豫第一站,三门峡市“伴河而生”,它是伴随1957年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兴建而设市建城的。全市域内黄河主河道206公里、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2.85万公顷,分别占河南全省的28.9%、25.9%、42%,素有“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美誉。

  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三门峡市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顶格谋划、顶格推动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打造乡村振兴三门峡样板的关键抓手。

  调研中,三门峡市在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过程中,主要呈现出几大关键特色: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沿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三门峡市在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依托厚重的黄河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着重突出了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两大元素,推动沿黄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融合发展方面,沿黄区域在充分培育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业的同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农业为核心,将文化和旅游引入农村经济中,依托现有特色资源和闲置资源,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多功能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发展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功能的综合产业,促进农民收益共享。

  以规划引领、项目化实施为方法,打造沿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

  三门峡市在谋划、推进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着重突出规划引领,打造“一带四组团五类型六线路”格局,推动形成“五园八线路九基地”的产业布局及乡村旅游线路。特别是以示范村建设、以园区载体建设为关键支撑,形成了以点带面、由线到面的发展态势。

  同时,着重突出项目化实施,持续上马一系列带动作用强、社会效益好、辐射范围广的重大项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建设沿黄乡村治理标杆。

  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上,楼阳生在批示中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调研发现,三门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建强支部堡垒,抓好总体谋划,补齐短板弱项,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特别是在调研的沿黄示范村中,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构建形成了“头雁引领、雁阵跟进、群雁齐飞”的工作态势,为乡村发展凝聚磅礴合力。

  “农民增收牌如何打好?”

  打好农民增收牌,走出领先全省的乡村共富新模式。

  乡村振兴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近年来,河南农民收入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人均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这三个关键指标均低于全国。

  2023年,三门峡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731.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78.7元,同比增长7.4%,高于国家、省增速,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36%、12.27%、13.63%。

  三门峡通过做好三篇文章,打好农民增收牌,走出领先全省的乡村共富新模式。

  一是做好村集体增收文章。

  三门峡因地制宜、多方发力,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做好特色农业文章,做好闲置资源文章,做好资源开发文章,推动村集体增收不断突破。

  特别是,做好产业文章,推动村集体增收,成为三门峡乡村标配。各乡村均紧抓产业带动优势,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以产兴业,助力集体经济增收。

  二是做好产业增值收益文章。

  三门峡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着重突出强化联农带农,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以市场、服务、股份为纽带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农民合理分享特色农业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做好文旅增收文章。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门峡市依托文旅资源优势,挖掘文旅要素内涵,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打造了一批特征鲜明、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初步形成了休闲观光、体验度假、健康养生等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独具韵味的旅游发展体系,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

  “豫西特色乡村建设模式是什么?”

  “五山四陵一分川”,特殊的地域条件,使得三门峡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面临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着重突出三个统筹,探索出来一条具有豫西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模式。

  一是统筹推进粮食生产与特色农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建设的根基,只有农业有效益、乡村有产业,农民才能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农村才能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三门峡市立足山区、丘陵等基础条件,在发展乡村产业和现代农业中,特别注意统筹处理好粮食生产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重点发展适宜山区丘陵生长的杂粮等粮食作物,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产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山区林草资源丰富、立体性气候特征突出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六大特色效益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农产品消费需求。此外,立足三门峡自然风光、农业生产、民风民俗、民居民宅等资源,完善农村路、电、水、信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瓜果采摘、农家餐饮、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统筹推进城镇发展与乡村建设。

  豫西山区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县域为重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多方面困难。因此,三门峡市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统筹处理好城镇发展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在产业发展上,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着重突出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以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推动中小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向县城聚集、向龙头企业聚集,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小高地,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与此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开发、适度规模经营。

  在乡村建设上,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展阶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易后难,重基础、利长远,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在公共服务上,不断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保障力度和经费保障力度,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县域内城乡一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增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内生动能。

  三是统筹推进乡村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改善。

  豫西山区受地理条件、产业形态等因素限制,农民居住地普遍较为分散,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社会治理都面临较高成本、较大挑战。因此,三门峡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突出统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社会治理。

  一方面,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突出科学研判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包括立足豫西山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加强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保护,积极引入现代生产生活元素,打造具有豫西山区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另一方面,将豫西山区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导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庄在保持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功能,让城里人到乡村旅游身心愉悦、生活便捷、山货满满。

  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豫西山区乡村社会治理的保障力度,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培养一支稳定可靠、爱农村农民的乡村干部队伍。

  “‘村字号’IP牌如何打好?”

  打好“村字号”IP牌,探索乡村新质生产力新路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到,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今年可以说是“村字号”IP全面起势之年,以此为标志,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底层逻辑变了:乡村新质生产力元年来了!

  这其中的核心因素就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不走“寻常路”,打造特色“村IP”。

  三门峡因地制宜打好“村字号”IP牌,推动三门峡市乡村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升级,走在全省前列。

  三门峡有村BA这个“村字号”IP牌,焦村镇坚持农民唱主角,成功承办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引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新风尚;

  三门峡有文旅系列“村字号”IP牌,地坑院等民俗文化“村字号”IP,赵沟村为代表的山村旅游“村字号”IP,卢氏县的山水生态“村字号”IP等等;

  三门峡还有沿黄“村字号”IP牌,大安村、城村、后地村、东寨村等“村字号”IP已经叫响,成效显著。

  三门峡还有特色农业产业“村字号”IP牌,“葡萄第一村”、樱桃村、杂粮镇等特色农业“村字号”IP牌不断擦亮。 (据中国农网作者杨建国系三农专家、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