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三门峡要闻 > 正文

向“绿”增“效”促转型

发布时间:2024-05-22 07:25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在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今年1月至4月全省环境质量排名中,三门峡环境空气质量连续排名前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累计排名第三。

  以“绿”为底,勇“碳”新路,三门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根基。

  以“三大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等行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全市完成项目378个,企业碳排放减少30%,实现成本、能耗“双下降”,效率、效益“双提升”。

  2023年10月8日,开祥化工10万吨/年PBT系列产品项目一次打通全流程,顺利产出合格产品,率先在全省实现“以煤制衣”的重大突破。

  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迈进,我市煤化工产业实现从“黑”到“白”的华丽“蝶变”,迎来绿色新生。

  探索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和绿色制造研发应用,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5个、省级绿色工厂9个,锻造产业链长板,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绿色竞争力。

  科技赋能强动力、节能降碳增内力、转变观念聚合力,打造省级园区绿色化改造示范基地,依托三大升级项目,实现园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3.05亿元,新增节能能力4.75万吨标准煤/年,新增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1.5万吨/年,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激发新质生产力。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降碳增效,塑造发展绿色新优势。

  用足用好“国家无废城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等“金字招牌”,壮大赤泥利用、多金属综合回收、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铅等循环产业,为绿色工业发展积蓄新动能。

  循环经济类产业平台优势“多点开花”。积极谋划“四国七省”十一大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类产业基地,实现工业、农业、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覆盖,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浓。

  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蹄疾步稳”。新凌铅业16万吨含铅废电池回收、恒康铝业50万吨再生铝、汇盛铜业13万吨再生铜、中科均新百万吨级汽车拆解及再制造等一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投产达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创建“无废细胞”207个,城镇新增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6.93%,覆盖全市、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运转新模式已初步形成。

  绿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卢氏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投入使用,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

  50万亩梯田和100万亩农田智能化节水灌溉等工程建成投用,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达到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80%以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加速实现。

  工业绿色化程度显著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演进,迫切需要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方向,依托新科技、创造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我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高端铜箔、高纯镓、高纯砷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0%、27.1%、30%,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承明光电建成全省唯一6N高纯光电材料生产企业……我市以“专精特新”为方向,持续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金属高层学术论坛在我市永久落户,使我市成为关键金属产业发展的“福地”“乐土”。

  2023年10月12日,灵宝市200兆瓦/400兆瓦时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豫西电网运行稳定性,为打造“源网荷储”四维协同互动新型电力系统起到重大带动作用。

  优化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我市加快建设国家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推进全省增量配电改革卢氏子系统建设,推动灵宝抽水蓄能电站、宝武清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等项目达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26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203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二,角逐新能源赛道,我市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向“绿”转型,逐“新”而上,三门峡以生态为笔,镌绘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点“绿”成“金”绘就崤函绿色低碳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