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三门峡要闻 > 正文

“土特产”绘就新“丰”景

发布时间:2024-11-21 08:25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灵宝市焦村镇的万亩现代矮砧苹果挂满枝头,陕州区西李村乡陡沟村的红辣椒喜获丰收,湖滨区会兴街道王官村的铁棍山药破土而出……收获时节,崤函大地万物丰茂。近年来,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土特产”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兴则农村兴。近年来,三门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大做活做精彩。

  一方水土产一方好物,“土特产”既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我市独特的地形气候,滋养了丰富多样的物产,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乡村振兴的“支点”。我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果、菌、药、牧、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

  重点打造40万亩“百里黄金苹果产业带”,以此为依托抓好特色特质、龙头引领、品牌塑造,苹果产业已成为我市特色农业第一支柱产业和亮丽“金名片”;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积极推行“果菌间作”“菌菜共生”等种植模式,食用菌总规模达到4.9亿袋;大力发展连翘、黄精等道地药材品种,以建设全球植物源抗生素研发制造中心为契机,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达到97万亩,卢氏县成功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集群。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村葡萄畅销海内外,仰韶大杏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有力推动农民增收,灵宝苹果等地标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我市以品牌为抓手,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拓宽市场,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不断擦亮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品牌强农。我市加快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达到138个,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总数达到47个,“灵宝苹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依托“寺河山”“二仙坡”等地理标签,“高山”“有机”“富硒”等特色标签,我市建设覆盖多品种、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让“土特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更好“富”乡土、“富”乡亲。

  一株油用牡丹被研发成饮料、化妆品、食用油、保健食品,苹果被加工成果汁、果胶,香菇被制成脆片,核桃被榨成油……我市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发展出12个类别260余个品种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让“土特产”不仅在田间地头生长,还在工厂车间焕发新生,将“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畅销品。

  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丰富多样的农副产品,都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我市将继续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不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注入源头活水。

  如今,一个个“土特产”为三门峡群众推开“致富门”,一幅幅乡村振兴新“丰”景画卷在崤函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