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三门峡要闻 > 正文

河清水畅润民生 ——“新河文山农 崤函谱新篇”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4-12-11 08:13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三门峡,伴河而生,因河而兴。

  九曲黄河蜿蜒而下,流经三门峡206公里,肇起三门峡千年历史,激活了独属于三门峡的文化脉络。

  东流不尽的黄河水畔,有赓续不绝的文明足迹,有厚植人文的烟火气息,也有绿水青山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三门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以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治理沿黄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8万公顷,其中保护区三门峡段总面积2.85万公顷,占整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2%。

  作为黄河入豫第一站,许一泓清水入河,三门峡责任重大。

  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三门峡强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联动,一体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水土保持、矿山整治和滩区治理,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制定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及6个专项实施方案,出台30余项配套政策,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1+6+N”规划政策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落实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启动实施全国首例库区30亿立方米泥沙清淤和综合利用试点工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建设,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200万吨。

  同时,建设防冲防浪工程26处69公里,定期维护757道堤坝,新建及续建水库3座、配套大中型灌区11处,以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将每一滴水、每一方水都用在实处。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须代代接力、久久为功。

  三门峡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按照“三河为源、四水同治、五库联调、六区受益”工作总布局,坚持“十百千万亿”工程联动、“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并举,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河流健康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三门峡在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治理中累计投资1.1亿元,完成黄河湿地保护区矿山治理面积2555.3亩,湿地面积增加6800亩,野生鸟类从175种增加至300种左右,每年来三门峡越冬的大天鹅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6万余只,占全国的2/3以上。

  境内18条黄河一级支流已全部实现“清水入黄”,黄河三门峡段水质全年保持在Ⅱ类水平,黄河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碧水黄河清如镜,波光粼粼映天青。漫步沿黄生态廊道,天高水阔、天鹅翩跹,锦绣崤函入画来。

  三门峡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和多元文化特色,编制完成“1+5”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按照“一带三区四组团”空间布局,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沿黄6个县(市、区)16个乡镇90余个行政村。

  “天下黄河,乡遇大安”“黄河聚落,移民城村”“千年枣乡,诗意后地”“九曲黄河,大美东寨”等乡村振兴示范村相继建成,沿黄景区、村庄、高标准农田等相互串联,形成了一幅“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看天鹅”的美丽画卷,不仅守护黄河安澜,还带动沿线80万名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周边区域群众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争相游览的“打卡地”。

  同时,按照“标准化建设、多功能集成、多维度展示、高品质服务”理念,培育一批新农经济、休闲经济、水域经济、民宿经济、营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虢风驿站、函谷关驿站、赵里河驿站、东寨驿站、通天湖驿站等重要空间节点建成投用,最大限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有机统一。

  如今,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三门峡答卷”正在徐徐展开,三门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迈入新阶段。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抓好链群培育、创新驱动、“三化”改造、“智改数转”、企业服务。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培育半导体新材料、高端铝基材料等8个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绿色建材等12个重点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逐步培育壮大。

  “黄白黑”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中原黄金冶炼厂成为亚洲单体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宝武铝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精尖铝板带生产企业,开祥化工PBT产能居国内首位……

  新兴产业加速突破,华鑫铜箔6微米铜箔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宝鑫电子4.5微米单卷7万米超长极薄铜箔全国第一,乐氏同仁制药18个品种产品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未来产业加力布局,能环(三门峡)年产5万吨NPR新材料项目成功投产,东方希望建成全国第六家、全省第一家高纯镓生产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基地初具规模……

  智慧岛发展促进中心实体化运营,中关村三门峡科技城、创新创业大厦等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经济发展蹄疾步稳,文化发展成绩斐然。

  三门峡这片华夏文明发祥的热土,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仰韶文化、老子文化传承千年,捶草印花、陕州锣鼓书等特色民俗大放异彩。

  这份文化的富饶与开放,赋予了三门峡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三门峡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城市,以仰韶文化为依托,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讲好“黄河故事”,打造中国考古学圣地、仰韶文化城市地标。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把仰韶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有支撑的文旅经济新亮点,打造在省内外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同时,围绕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谋划更多“三门峡创意”、打造更多“三门峡现象”,让“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圣地仰韶·花开中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三门峡文旅品牌,成为广为人知的城市品牌。

  大河上下,焕然一新。黄河逶迤之间,三门峡正奋力做好“河”的文章,从“临河建设”向“拥河发展”转变,徐徐展开蝶变发展的历史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