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沃野踏歌行 ——“新河文山农 崤函谱新篇”系列报道之五
前三季度,全市一产增加值84.39亿元,增速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增速6.9%,全省排名第六;夏粮产量7.186亿斤,比去年同期增长4.3%,单产642.36斤,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省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我市获第五名……
时值冬月,行走在崤函大地,一项项农业数据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处处和美乡村焕发新颜——这是三门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作砥砺奋进的最好证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第四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城市建设理念谋划乡村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推动乡村振兴、以创新和改革的方法求得农业农村工作新突破”的发展思路,按照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崤函大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履铿锵有力。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粮食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秋粮播种面积134.6万亩,预计产量9.552亿斤,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16.74亿斤;冬小麦播种面积达到113.12万亩。同时,我市聚焦单产提升,今年全市承担的国家玉米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项目,平均亩产达到1174斤,超过全市平均亩产699.26斤的167.8%。组织实施7.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年底前将全面完工,建成后全市高标准农田将达到103.28万亩。
仓廪实则百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
红的苹果、大枣,紫的葡萄,棕的食用菌,绿的石斛、蔬菜,黄的连翘、大杏、小米……崤函特色农业,姹紫嫣红、多彩绚丽。立足资源禀赋,我市把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
坚持稳规模。今年,我市种植果品230万亩,产量预计52.64亿斤,其中苹果面积130万亩、预计产量41.78亿斤;栽培食用菌5亿袋,预计鲜品产量48万吨,其中羊肚菌、赤松茸等珍稀食用菌种植面积2000亩;种植中药材101万亩,预计收获6.2万吨;播种蔬菜48万亩,预计产量140万吨。年底,肉、蛋、奶产量预计分别达到8.5万吨、4万吨、2万吨。
坚持建集群。建设现代示范园15个、老果园提质增效面积10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超3000万袋的乡镇5个,超1000万袋的乡镇12个。陕州区、卢氏县、渑池县连续三年入选全省42个养牛大县培育县,陕州区再次入选全省41个肉羊大县培育县。
坚持育品牌。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1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2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达157个。有47个农业品牌入选河南知名品牌目录。灵宝苹果品牌价值200.91亿元,持续名列县级第一。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如何让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市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抓实就业帮扶。坚持“外出务工+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公益岗安置”多措并举,全市脱贫人口务工11.7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21万人,安置脱贫人口1.95万人、监测对象2559人;新增脱贫劳动力持证并录入省系统1.17万人。
强化行业政策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66万人次,资助金额6028.24万元;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医生应签尽签,所有行政村均建有标准化村卫生室且配备有合格乡村医生;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10.5万元,实施农村危改230户;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动态清零”;核定农村低保4.49万人,累计支出12302万元,核定农村特困7207人,支出4246.5万元,确保应救尽救、应享尽享、应兜尽兜。
加强光伏电站运维管护。1月至11月,全市村级光伏电站发电收入3271.48万元,进行收益分配2250.15万元,收益分配占比68.78%。
抓实消费帮扶。组织25家企业100余种农产品参加省脱贫地区消费帮扶产销对接行动;全市开展产销对接活动1126次,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金额6.14亿元,有力地推动脱贫地区群众稳步增收。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如今,走在崤函大地的乡村田野,看山,满眼苍翠;望水,碧波如镜;村头巷尾干净整洁、家家户户规范有序、大小院落点缀惬意……一座座美丽庭院编织起的美丽乡村,如诗如画呈现在眼前。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我市突出“农”字大文章,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今年,全市新改建农村户厕2741户;乡镇政府驻地全部实现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监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绿色发展稳步升级,全市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4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4%以上,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
全省第一批20条“千万工程”河南实践美丽乡村精品路线编印发布,义马市、卢氏县入选。卢氏县围绕“资源整合、社企结合、三产整合,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代表三门峡在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山区片区)现场会作典型发言。
在全市7个县(市、区)规划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明确建设50个和美乡村、70个美丽乡村,全面启动洁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50个和美乡村已开工项目91个,完成投资2.366亿元;70个美丽乡村已开工项目97个,完成投资1.949亿元。
持续深化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结合各区段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布局了一批优势产业,正在加快起势壮大,形成了“五园八线路九基地”的产业布局及乡村旅游线路,“天下黄河,乡遇大安”“黄河聚落,移民城村”“千年枣乡,诗意后地”“九曲黄河,大美东寨”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沿黄乡村振兴呈现以点带面、由线到面的发展态势。
新风吹田野,奋楫再出发。在新征程上,崤函儿女正奋力书写“农”的文章,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出一曲乡村振兴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