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三门峡要闻 > 正文

我市“三轮驱动”持续提升人才承载能力

发布时间:2025-03-21 08:10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紧紧围绕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深入实施“崤函英才计划”,坚持产业、平台和科研投入“三轮驱动”,产才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才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达767个、年增长率15%,人才“软实力”已成为三门峡创新发展的强动力。

  做优产业吸纳人才。围绕“8+6”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我市实施产才融合工程和产业人才选育计划,签约人才项目56个,宝鑫电子4.5微米单卷7万米超长极薄铜箔全国第一,金源朝辉铜业压延铜箔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在亚洲率先攻克赤泥提取金属镓的技术难题,高端铜箔、高纯镓等4种材料产能全国第一,锗基材料产能全国第二。全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超800亿元,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强平台接引人才。我市以平台思维、平台模式、平台资源破解人才发展难题,加快独立设置本科院校落地,建成宝武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总部、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实践基地等平台,建成中原学者工作站10个,居全省前列。

  实施项目集聚人才。我市深化“人才+项目”模式,近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四批251个、高层次人才740名,其中顶尖人才26名、领军人才106名、高级人才419名、青年英才189名;实施高强极薄锂电铜箔研发等人才项目240个,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100万元,累计扶持资金1.6亿元,建成中国铜箔谷、眼科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人才平台。通过人才项目实施,攻克“卡脖子”技术和生产难题357个,新增专利406个,新增产值162亿元,实现了人才引领发展、项目支撑转型的良好态势。

  打造品牌培育人才。我市实施拔尖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人才培养项目8个,落实科研攻关、工作室支持等措施,选育行业领域人才1145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主角,评选时青年组单列名额、单独评审,全力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每年组织举办专家人才进修班,促进专家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充分发挥专家人才引领带动作用。

  加大投入支持人才。我市设立市、县两级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支持超亿元。逐步扩大“人才贷”“科技贷”规模,高层次人才和实施人才项目的企业,最高分别可申请100万元、2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全市每年财政人才科技投入增长20%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进入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