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做大金山银山“价值”

发布时间:2024-10-15 08:12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近年,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路径,持续巩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根基,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强力实施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11家矿权企业全面退出,1000余个坑口全部关闭封堵,累计处理矿渣2586万吨,拉土上山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治理恢复面积143.5万平方米。”近日,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保护区内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优化。

  为筑牢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屏障,该保护区以落实林长制网格化管护责任为基础,切实强化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网格化监测,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科学调查;申报“河南省黄河流域小秦岭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断加大公益林、天然林管护力度,将主业主责落实落细。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该保护区先后投资实施小秦岭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增加治理恢复林地905.2亩,改善水环境337.5亩,持续提升生态修复和保护质量。

  为建立长效保护机制,该保护区编制《小秦岭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小秦岭保护区森林经营方案(2024—2033年)》,建立小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科技防控综合监管系统,持续提升保护能力。

  依托小秦岭资源禀赋,该保护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建设小秦岭动物科普馆、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馆、植物科普园、枣香苑,联合周边乡、镇、村组和群众,开展生态科普研学,全面提升小秦岭绿水青山“颜值”,做大小秦岭金山银山“价值”。目前,该保护区已接待游客500余批2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13561’工作布局,把小秦岭高质量发展事业纳入目标规划,突出做好‘河’‘山’两篇文章。”该负责人说,将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智慧化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巩固生态修复成果,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断筑牢小秦岭生态保护屏障,夯实黄河中游重要水源涵养地高质量保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