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全市惠残助残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2-27 08:20    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24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工作部署,持续推动“机制再优化、标准再提升、服务再精准、落实再提速”四个提质创新,惠残助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扎实成效,全市每十万人口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排名全省第一。

  重点实施民生实事,做实残疾人喜闻乐见的“暖心事”。我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残疾儿童救助提标扩面,受助儿童自付部分费用补贴每人每年平均提高2500元,对享受低保、脱贫政策家庭的残疾儿童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平均20800元;受助儿童从0—6岁扩大至0—14岁。2024年,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006名,其中上门康复服务残疾儿童145名。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守牢残疾人生活的“保障线”。全市残疾人证实现“跨省通办”,新办理残疾人证2740份,为行动不便残疾人“上门评残”办理残疾人证500份。积极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完成改造322户。加强部门衔接,实现数据共享,监测残疾人“三类户”9590人;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271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精准开展关爱服务,架起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连心桥”。我市做实需求调查,精准开展关爱服务,全年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6883人,上门服务残疾人家庭50个。探索建立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新路径,建立脊髓损伤者幸福重建中心,目前累计培训脊髓损伤者100人。

  多措并举助残惠残,画好残疾人服务的“同心圆”。我市加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43%。实施助学行动,投入资金20.09万元,资助残疾人大学生34人,残疾人家庭大学生42人。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要求,开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50余期,培训残疾人1444人,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881人。

  倡导志愿助残,着力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我市着力争取各界爱心组织力量,为残疾人谋福利,争取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乡村振兴·豫善同行”资助残疾人互联网增收项目95万元。接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助残济困总会捐赠的价值117.62万元的爱心物资,接受社会各界及爱心企业捐赠现金50万元,让残疾人群众广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