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五年“春风行动”圆满收官
记者日前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2025年“春风行动”圆满收官,创新打造“招聘对接+技能提升+创业扶持+专家赋能”服务链条,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3场,提供就业岗位5.5万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万余人,输送务工人员4100人,开展技能培训7600人次,新增返乡创业项目230个,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为稳就业、促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立体化招聘网络,搭建就业“双通道”。线上云端持续发力,升级“三门峡就业人才”数字化平台,推出“直播带岗”“VR探岗”服务,企业通过AR技术360度展示工作环境,求职者可在线投递简历、视频面试。活动期间开展直播招聘21场,吸引企业450家,提供岗位2.4万个,云端达成就业意向2600人。线下实现全域覆盖,在车站广场、产业园区、乡镇集市、易地搬迁社区密集举办招聘会,推出“重点企业专场”“失业人员专场”“迎‘三八’女工专场”等特色活动。针对农民工群体,组织“招聘大篷车”在乡镇巡回招聘,提供包食宿岗位1600个。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专场招聘会上,32家制造企业现场签约技术工人620名,即时解决企业“用工荒”。
针对偏远地区就业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问题,创新实施点对点精准送岗,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实施跨省协作送岗,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建立劳务对接机制,开设“就业专车”102班次,“点对点”输送4100名务工人员直达企业,全程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实施进村入户送岗,组建12支“送岗小分队”,深入35个偏远乡村,通过“就业需求清单”与“岗位供给清单”智能匹配,为大龄脱贫人口、留守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定制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等岗位370个。
聚焦农民工技能短板和市场需求,实施技能培训赋能,锻造就业“硬实力”。坚持课程实用化、方式灵活化、服务全程化,开设管道工、电工、电商直播等12个紧俏工种培训,邀请企业技术骨干现场教学,确保“结业即上岗”;在建筑工地开设“工地夜校”,利用农闲时段开展“田间课堂”,推出“技能微课”短视频,方便农民工随时随地学习;实行“培训+考证+就业”闭环服务,3100人考取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后就业率达72%。
实施“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工程,构建“政策+资金+孵化”创业生态,激活振兴“新引擎”。推出的政策大礼包,整合9个部门资源,推出创业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23项扶持措施,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5576万元。推进平台赋能,升级4个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项目孵化、市场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组建由农业、创业、创投、教育等领域专家构成的“春风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注入发展“强动能”。专家服务团先后走进20多家企业,现场纾困诊脉,解决企业存在的发展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放政策服务包,对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企业培训、招工引才等扶持政策进行宣讲20余场,惠及基层就业创业人员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