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模式 让养老更有“医”靠
10月11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一直都凝聚着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浓浓深情。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社会上新增许多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的生活如何?未来养老趋势又是怎样的?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进养老机构,探寻老年人生活。
健身房、休息室、治疗室……如果不是看到进进出出的都是老年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养老机构。10月9日,记者在湖滨区涧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干净舒适的棋牌室、书画室、活动康复室、多功能厅等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在楼梯间,几位老年人正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料下,坐在椅子上晒太阳聊天。在二楼的多功能厅,一些喜欢唱歌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合唱经典红歌《东方红》。
“晓娟十分贴心,给我洗澡、换衣服的时候也非常有耐心。”一位来自农村的老人平时很少洗澡,住进湖滨区涧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后,负责照顾她的张晓娟不仅帮她洗澡,还为她修脚、剪指甲,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十分感动。
张晓娟就是这家机构的负责人。1998年6月,她与爱人陈中长共同创办了三门峡市首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湖滨区湖滨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逐步发展成现在拥有员工100余人,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包含湖滨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湖滨区涧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门峡瑞康医院、河南中长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养老中心、大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多个单位,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医养结合医院。张晓娟表示,该养老机构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秉承“厚德”院训,坚持“把病人当亲人,视老人如瑰宝”的服务理念,带领全体员工艰苦创业,医疗养老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医养结合机构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评为敬老文明号,河南中长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5月被河南省民政厅评为3星级养老机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导致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尤为突出。医院不能养老,传统的养老机构又不方便及时就医,不少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一旦患病,便时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不但耽误了治疗,也增加了家庭负担。“医养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张晓娟表示,20多年来,他们不断创新治疗技术,积极助推医养融合,利用“医养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把大病早期识别干预、大病早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养护疗养、日常学习、护理等融为一体,避免老人住一般养老院出现病情变化时,需要家属前往养老院转送的麻烦,争取了抢救、治疗的时间,提高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的质量。
84岁的王奶奶是这里的“住户”之一,已经入住了3个多月。“在这里,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就医看病都不用操心,护理管家及工作人员非常贴心。我爱好唱歌和书法,在这里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的生活充实又精彩。”王奶奶说。
在价格方面,养老机构根据房型和服务范围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按月收取月费,长住还有优惠。
尊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切实提高老年人特别是患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也是全面实现中国梦,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让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