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政策解读材料
为贯彻中央、省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结合我市实际,三门峡市科协起草了《三门峡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背景、依据、出台目的
(一)制定《实施方案》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年来,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各县(市)区政府、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据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7%,比2015年的5.0%提高三点七个百分点。目前,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有效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还低于10.56%的全国平均水平和10.17%的全省平均水平。为落实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工作,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等成员单位,共同编制了此《方案》。
(二)制定《实施方案》的依据
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出台《实施方案》的目的
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4.2%,区域和城乡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科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科普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拓展、有效性进一步增强,科学传播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深化,科普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现代科普体系更加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为我市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供基础支撑,为三门峡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制定《实施方案》过程
2022年1月份开始,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在系统总结全市“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十四五”全市科学素质建设作出系统全面规划。
三、意见征集和采纳情况
我们征求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局、市教育局等25个成员单位23条意见,采纳22条,未采纳1条。
未采纳意见:市妇联建议将第三条第三部分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中的牵头单位增加文博城管理处。
未采纳理由:文博城管理处非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
《实施方案》共分总体要求、提升行动、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四个部分。
《实施方案》第一部分提出“十四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4.2%。
《实施方案》第二部分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人群开展“五大提升行动”,明确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提升劳动群体职业技能、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和科普服务、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等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第三部分提出“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五项重点工程,强调了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建设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科普能力、壮大科普人才队伍等具体任务,涵盖了科普资源、科普渠道、科普手段、机制建设等重要方面。
《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明确实施方案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并将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五、文件时效
自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六、政策解读人
姓名:周红霞 马诚坤 联系电话:0398-3165200
相关政策: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